王予可(?—1232年),字南云,河東吉州(今山西吉縣)人,金代著名民間詩人,作品多以自然山水為主,世人常將其與李白相比。
《金史》稱:王予可,字南云,河東吉州人。父本軍校,予可亦嘗隸籍。年三十許,大病后忽發(fā)狂,久之能把筆作詩文,及說世外恍惚事。南渡后,居上蔡、遂平、郾城之間,遇文士則稱“大成將軍”,于佛前則稱“諦摩龍什”,于道則稱“騶天玄俊”,于貴游則稱“威錦堂主人”。
王予可軀干雄偉,貌奇古,戴青葛巾,項后垂雙帶若牛耳,一金鏤環(huán)在頂額之間,兩頰以青涅之為翠靨。衣長不能掩脛。落魄嗜酒,每入城,市人爭以酒食遺之。夜宿土室中,夏月或尸穢在傍、蛆蟲狼籍不恤也。人與之紙,落筆數(shù)百言,或詩或文,散漫碎雜,無句讀、無首尾,多六經(jīng)中語及韻學家古文奇字,字畫峭勁,遇宋諱亦時避之?;騿栆怨适拢鋺珥?,諸所引書,皆世所未見。談說之際稍若有條貫,則又以誕幻語亂之。麻九疇、張玨與之游最狎,言其詩以百分為率,可曉者才二三耳。
金史壬辰兵亂,為順天將領(lǐng)所得,知其名,竊議欲挈之北歸,館于州之瑞云觀。予可明日見將領(lǐng)自言曰:“我不能住君家瑞云觀也。”不數(shù)日卒。后復有見于淮上者。
這正是:流年忘返脫俗世,如夢如癡書塵緣;體膚雖苦心向?qū)W,詩壇怪杰成奇談。 錫剛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