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市的東西主干道之一,貢院街不僅方便了廣大市民出行,還是逛街購物的必去之處。但要說起貢院街的來歷,有幾個人能說清呢?在夕陽紅老年公寓住著一位88歲的老人劉德發(fā),他經(jīng)歷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建國初期以及改革開放等多個重要歷史階段。
老人介紹,他12歲時從河北逃難到臨汾,自此便一直居住在貢院街與體育街交口處,擁有一座院子和一個小門面。那時貢院街東至洪家樓,西至現(xiàn)在的山西師范大學。直至1948年5月17日臨汾解放時,一聲炮響炸開了現(xiàn)在洪家樓附近的城墻,貢院街才與水門街貫通。
“大約在上世紀90年代,貢院街進行了拓寬改造,這條路才從窄小土路,變成了如今的柏油大道。我的院子也是拆遷對象,經(jīng)過這一改造,我也從平房住進了樓房?!眲⒌掳l(fā)說。
自幼在臨汾長大的李女士對往日的貢院街有些印象。
“上世紀90年代初,貢院街還是一條破破爛爛的小路,道路兩旁充斥著小商販,每逢雨雪天氣,路面更是泥濘不堪。經(jīng)過1998年的改造工程,貢院街徹底換了容顏?!睋?jù)劉德發(fā)回憶,他只是聽身邊老人說貢院街是過去人們參加科舉考試的地方,至于其中細節(jié)也是不得而知。
經(jīng)記者多方查找資料,最終在《山西省臨汾地區(qū)方志叢書之一—_地名考略》中找到了蛛絲馬跡。
資料顯示,封建科舉時代,平陽(臨汾舊稱)考拔人才之所??脊儆蓺J命翰林院七品以上官主政,曰學政,職三年?!痹谶@期間,學政共主持兩次考試,一次稱“歲考”。在明代以后的科舉考試中,凡經(jīng)過本省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俗稱秀才。生員分三等,有廩生、增生、附生。在平陽府組織的“歲考”中,平陽、霍州、隰州3屬18州縣廩、增、附生均須應考”。
第二次考試稱“科考”,即鄉(xiāng)試之甄,錄試平陽、霍州、隰州外,并調(diào)絳州屬士子來考?!痹趦纱慰荚囍校捕?、拔、副、歲、優(yōu)貢生,以及廩、增、附生,愿赴鄉(xiāng)圍者,如蒙錄取即可赴省鄉(xiāng)試。每逢酉年,24州縣廩、增、附生與拔貢試者,亦在此參加考試。”而古時貢院就是指科舉考試的考場,天長日久,此地便叫成了貢院街。貢院舊址在今臨汾市體育場東南角。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