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封鈷60事件 謠言讓不明真相當?shù)厝罕娂娂姟疤与y”
國外的研究者給出了決定謠言的一個公式: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在這一公式里,謠言的產(chǎn)生和效應,跟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成正比,在兩個變量中,只要任何一方趨近于零,謠言也就不會存在。
假如事件不重要,謠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假如事件很明朗,謠言也會不攻自破。消除事件的模糊性,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公開。不公開,就會增加事件的模糊性,而模糊性又為謠言產(chǎn)生、傳播提供了條件。所以,不公開,也是一種謠言。
以此看開封杞縣“鈷60被傳泄漏事件”,其謠言的產(chǎn)生和影響正好符合謠言公式。它很重要,因為污染直接危及生命健康,所以人人關心;它很模糊,因為政府一直不公開。所以面對謠言,群眾“寧信其有”,“冒著近40℃的高溫倉惶往外逃”。如果當?shù)卣M早講、持續(xù)講,讓這一事件的模糊性趨近于零,謠言也不會產(chǎn)生,事態(tài)也不會擴大。
事實也是如此。由于杞縣縣委、縣政府下午5時許開始,通過多種渠道澄清真相,很快,出走民眾陸續(xù)返鄉(xiāng)。顯然,公開消除了事件的模糊性,從而讓謠言失去了存在的基礎。正如網(wǎng)友所言,這說明只要公開透明信息老百姓是會相信的,問題就這么容易解決,“如果早一點這么做不是更好嗎?”
從法律層面上看,開封警方拘留轉(zhuǎn)帖網(wǎng)民,或許可以找到合法理由,但即便如此,希望政府對此事件的反思不止于“自己犯錯、懲罰他人”。在決定謠言的兩個因素中,事件的重要性是不能改變的,但事件的模糊性是絕對能夠控制的,因為沒有及時公開,造成謠言四起——真正應該被拘留的,絕不是轉(zhuǎn)帖網(wǎng)友。(羊城晚報 王 攀)
來源:人民網(wǎng)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wǎng)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