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亢亞莉)“現在街頭、電視上不規(guī)范用字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孩子有時都區(qū)分不了,他們正是學知識的時候,這樣下去該怎么辦呢?”8月16日,家住御景水城的張女士給本報打來熱線反映,采用成語、詞語諧音取名的方式確實更容易讓市民記住商家的店名,可是這種潛移默化的“灌輸形式”,一定會給正在學文化的孩子帶來影響。
為博眼球商家“奇思妙想”當天上午,記者走訪了鼓樓南北街、五一路、貢院街、平陽南街、扁擔巷等地,發(fā)現許多店家招牌借用了成語、俗語,取諧音換新義,如一家飯店將詞語“九門提督”改成了“久燜提督”、主考官改成了“主烤官”;飾品店將“十全十美”改成了“飾全十美”、理發(fā)店將“頂頭上司”寫成了“頂頭尚絲”等,均通過諧音字和同音字來吸引顧客眼球。
位于五一路一家餐飲業(yè)的老板張先生告訴記者,之所以通過諧音的方式為店鋪取名將主要是為了吸引顧客的眼球,提高店里的“回頭率”,而在采訪中,持張老板一樣想法的商家不在少數。
創(chuàng)意有了“意義”去哪兒了?當天下午,在位于體育街的一家輔導班外,正等待接孩子放學的溫女士對此也表示很無奈:前兩天在檢查孩子作業(yè)時發(fā)現,他把‘指手劃腳’寫成‘指手畫腳’,雖然經過查字典后發(fā)現確實有這兩個詞語,但是在孩子所要表達的造句中,“指手畫腳”的含義卻大相徑庭。而孩子則認為,商家都把招牌掛那么大了,那肯定就是褒義!聽到解釋后的溫女士哭笑不得。
無獨有偶,市民霍女士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前幾天我?guī)е畠喝ヒ患业昀镔I東西時,女兒指著一款廣告宣傳語上的‘隨心所欲’對我說,媽媽這個‘欲’寫錯了,我上次在電視上看到是‘浴’?!痹瓉恚儐柡蠡襞堪l(fā)現,女兒所說的“隨心所‘浴’”是一家主營衛(wèi)浴產品的店家為宣傳產品而特意在宣傳單上進行了改造?!澳芾斫馍碳业倪@種做法,如果要想改這個成語,必須加上引號,變成“隨心所‘浴’,否則就歪曲了成語本身的意義?!被襞空f。
廣告諧音愛你談何容易據了解,1998年,國家工商總局頒布《廣告語言文字管理暫行規(guī)定》:廣告中成語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不得引起誤導。廣告審查標準》也明確規(guī)定:廣告中語言、文字的表述必須真實、規(guī)范、健康、文明,不得欺騙或誤導公眾;不得發(fā)布影響父母、長輩對兒童的言行進行正確教育的廣告。
對于店家取創(chuàng)意店名博眼球的現象,解放二小張老師表示:有些諧音廣告比較有創(chuàng)意,能夠達到較好的廣告效果。但這些廣告傍成語的現象,容易對中小學生造成誤導。不少學生就曾在寫成語時犯過這樣的錯誤。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反對濫用諧音字是出于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此外,她表示,學生應該以老師課堂上講授的為準,不要受廣告的影響,相應的職能部門也應規(guī)范商家的廣告宣傳語?!?/p>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