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7 08:22:00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一場秋雨一場涼。臨近立冬,我市迎來持續(xù)降溫天氣。隨著今冬供暖日期臨近,近日,記者隨機走訪了多位市民,圍繞供暖“熱”話題,聽聽他們有哪些期盼和建議。
“冬季供暖是個大事情,平時在路上遇見熟人,大家都會問對方‘吃了沒’,等冬天供上暖以后,都改問‘你家暖氣熱不熱’了。”27歲的劉女士家住百匯小區(qū),由于小區(qū)部分管道老化,熱力公司正在加緊維修,以便11月中旬能及時為小區(qū)居民供暖。劉女士家的房子共70多平方米,往年暖氣燒得都不錯。“大暖既干凈,又省炭,還挺暖和,去年我家的暖氣燒得不是一般的好。再過幾天就要開始今年冬天的供暖了,希望大家家里都能暖暖的?!?
10月30日,家住信合西路新世紀小區(qū)的曹英勤剛把全年的暖氣費交了。“取暖費一平方米三塊五,我家有90多平方米,這不,光取暖費就交了1200多塊錢,貴是貴點兒,但該交的還得交。往年家里的暖氣燒得都很暖和,有時候熱得還得開窗戶透透氣呢。好在小區(qū)每家每戶都裝有閥門,暖氣過熱的話可以關(guān)掉閥門,控制室溫比較方便?!辈苡⑶谟袀€4歲的女兒,暖氣燒得好壞對孩子來說特別重要,她希望今年的暖氣也能像前幾年一樣暖和,起碼孩子不用遭罪。
“以前,二建的暖氣都是家屬院內(nèi)部負責燒的,時冷時熱。2006年小區(qū)改造后接上了大暖,每年都能過個‘熱乎乎’的新年?!奔易∑疥柲辖侄覍僭旱拈Z女士回憶起2006年以前的冬天,至今仍心有余悸,“這兩天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家里也涼,在外面怎么穿,在家就得怎么穿,根本不敢脫外套,只能每天晚上開會兒空調(diào)。真希望能早點兒供暖,哪怕多掏點兒錢也行。”
家住扁擔巷的解大爺和老伴一起住在80平方米的房子里,談起供暖,70歲的解大爺不由得皺起了眉頭。“暖氣費一交就是四個月,熱力公司拿上錢就走人了,暖氣燒得不暖和都不知道該跟哪兒反映。熱力公司有難處我也能體諒,畢竟用戶太多可能顧不過來,我是想著如果按月交,說不定能對他們起到監(jiān)督作用,暖氣就會燒得更好了?!毕挛?點多,記者在平陽南街的公交車站遇到了家住裕祥花園的孔女士,正急著搭車上班的她談到冬季供暖的話題是有喜有憂:“我住的房子不到130平方米,每年得交1800塊錢左右的取暖費,雖然大暖挺暖和,但我們夫妻常年在外面忙,經(jīng)常不在家,什么時候能按熱量計價收費就好了。”
冬天到了,如何讓老百姓過個暖冬,讓他們家暖身暖心更暖,相信走在寒風前面的政府的決策和高效的企業(yè)執(zhí)行力形成的合力會使這個冬天不太寒冷。(記者 段碧蓉 實習(xí)生 段小婷)
【責任編輯: 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