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效果如何呢?安澤縣冀氏鎮(zhèn)中心校的“四個起來”值得思考、學習與推廣。
讓“老中青”動起來。“青帶中,中帶老,年輕的領著年老的跑。”該校在狠抓“遠教”培訓的基礎上,一是發(fā)揮績效作用。制訂了以獎勵為主的“遠教”績效考核辦法;評優(yōu)評模、晉升職稱優(yōu)先考慮“遠教”成績突出的教師。二是發(fā)揮年輕優(yōu)勢。給年輕教師壓擔子,每個人必須教會幾個老教師用QQ,必須教會幾個老教師做課件。目前,冀氏鎮(zhèn)中心校下轄的冀氏、蘭村、溝口、北孔灘、白村、半道、柳樹溝7所小學全部通入了互聯(lián)網,中心校93名教師中有QQ號的達到70%,會制作課件的達到70%(35歲以下的達100%),會上網查找資料的教師達100%,一改“遠教”被動接收資源的模式,極大地促進了教學工作。
讓“教研群”閃起來。該校成立了“冀氏中心校教研”QQ群(群號29745179),制訂了群公約、制度、辦法。要求7個小學輪流主持發(fā)貼,每周提出一個問題;教師每周必須回答一個問題,至少發(fā)表一篇教學感言。教師發(fā)表言論的次數、內容,由專人整理、統(tǒng)計,并予以通報?!敖萄蠶Q群”突破了時間、空間制約,每一次的“閃”動,都是一次心與心的交流。
讓“多媒體”用起來。“寧讓用爛,不能擱壞”、“用壞了是好事”,這是該校負責人的態(tài)度。學校明確要求,每位教師每天學習(練習)電腦或“多媒體”時間不得少于1小時,每周必須至少上一節(jié)“多媒體”課。目前,已有冀氏、蘭村、溝口、北孔灘4所小學裝備了“多媒體”,同時還實現了電視機、DVD進教室,4所學校的孩子每周都能到“多媒體”教室上一節(jié)“現代課”,每周可以坐在教室里觀看一部愛國主義教育片,其它3所小學的孩子每周也能集體看一次電視。
讓“資源庫”新起來。該校在搞好QQ群空間的同時,正在積極籌備“冀氏鎮(zhèn)中心校信息網”(jszxx2010.gicp.net)。為此,每所小學都成立了“資源庫”,設立了教師個人“遠教”檔案。各小學將遠程教育接收的內容、教師自己制作的課件以及其它方法獲取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都給予及時上傳,中心校給予實時整理、更新、備份,實現了登陸空間總能瀏覽最新言論、感受最新思想,從而促進做一個最新的育人者。
莫道人老心老,動起來“寶刀不老”。冀氏鎮(zhèn)中心校40歲以上的教師有52位,占到總數的一多半。他們大部分傳統(tǒng)教學經驗豐富,但對網絡、QQ、博客等“新事物”接觸較少,有的壓根就沒碰過。但是不會不等于不想會。該校抽出4天時間對教師進行了集中培訓。這一動,效果出奇得好。
莫道我用你用,搬出來人人可用。這是說小學校長。這次調研之前,筆者到過其它鄉(xiāng)鎮(zhèn)中心校,發(fā)現一些小學校長將“遠教”設備擺在自己辦公室,“獨享”稀缺資源。理由是“我”用得方便、管得方便。但作為校長辦公室,對教師而言確實不方便。久之,“遠教”設備必被束之高閣。怎么辦?搬出來人人就都可方便地使用了么!冀氏鎮(zhèn)中心校在這方面是“大方”的,大部分都將電腦配備到了教師辦公室,特別是北孔灘小學更是“慷慨”,讓教師在自己的辦公室(單身宿舍)里上QQ群發(fā)表言論、查閱資料、做課件,實則快哉!
莫道千難萬難,干起來不是太難。《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怎樣將一幫家丁變成“虎狼之師”的?農村學校條件相對較差,師資整體素質不高,加之不少“遠教”設備老化,“多媒體”裝備太少,想干出成績確實不容易。安澤縣冀氏鎮(zhèn)中心校也不例外,缺設備、缺人才、缺資金。但這沒有打消他們的干勁。他們自己先動起來,培訓的培訓、使用的使用、備份的備份。正是這一門心思地干,才克服了不少困難,一些難題也不攻自破,才打開了“遠教”局面,促進了教育發(fā)展。
(王偉 李長江)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邱?!?/p>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下一篇: 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的幾點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