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出嫁,可是件大事,不能有絲毫的懈怠。”我說。“誰家的女兒不出嫁,沒啥大不了的?!庇兄两徽f??晌铱偸怯X得,一是女兒是我的獨生女,自打呱呱墜地便被視若掌上明珠;二是我當兵數十年,很少能有空閑給予寶貝女兒足夠的精心的呵護,欠下了不少的感情債;三是女兒一出嫁,就要背起生活的行囊,開始步入人生新的旅途?;谝陨侠碛?,我和妻早就達成“協議”:女兒出嫁,要盡最大的努力,置辦好嫁妝,以壯女兒的行色!
2002年元旦的訂婚儀式后,我和妻就有點夜夜失眠了。夫妻夜話的焦點,就是女兒嫁妝的購置、婚事的操辦等問題。每個雙休日,我都要從臨汾回到侯馬,和妻一起陪著女兒、女婿不厭其煩地逛市場。直至馬年來臨之時,才算物色到了女兒、女婿均中意的家用電器和沙發(fā)茶幾。為圖吉利,購買家用電器時,我認定了“8”這個吉祥數字。于是,我拿出砍價“絕活”,使出渾身解數,終于如愿以償:彩電3280元,洗衣機1180元,組合音響1380元,VCD 480元,飲水機480元??粗@一串帶“8”的數字,女兒、女婿的臉上露出可掬的笑容:“爸,以后我們可真要發(fā)了!”我笑了笑:“但愿如此吧!”
濃郁的年味還未散盡,妻就拉上我去布匹市場扯被褥的面里,去市郊彈棉花、網被套。爾后,妻便利用值班倒休時間,在家里擺開了“戰(zhàn)場”。妻和侄媳聯合“作戰(zhàn)”,僅用了三四個休息日就把陪送的被褥收拾停當了。女兒摸著柔軟可心的新被褥,興奮得手舞足蹈,摟著妻的脖子哼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曲來。
婚期迫近了,我和妻更是一趟一趟地陪著女兒上街,去購買衣服、鞋襪和日用品。每每大包小包地把一大堆必需品拎回家,女兒都會發(fā)出一陣舒心的笑聲。望著女兒一臉的燦爛,我心里也充溢著一股幸福的熱流。
女兒出嫁的前幾天,已經78歲的岳母在連襟的護送下,蹣跚地從千里之外的老家趕來了;三弟和弟媳及侄女趕來了;侄兒帶著未婚妻趕來了;內侄和內侄媳及外孫也趕來了……我那原本就熱鬧的小家,更加熱鬧起來。嫁日的那天清晨,和往日一樣明亮、爽凈,窗玻璃上映著淡橘紅的陽光。女兒在這光下端坐著,坐成了一個清晰的、嫵媚的剪影。妻拿了幾個剛煮熟的雞蛋放在桌子上,叮囑女兒吃下去。我見女兒默不作聲,便拿起一個雞蛋剝了皮遞到女兒手中。女兒抬起頭,小聲說了句:“謝謝爸!”
太陽逐漸熱了起來,亮了起來,清脆的鳥鳴聲一陣陣傳進耳鼓。前來賀喜的、助興的、幫忙的親朋好友,披著陽光,伴著鳥鳴,來了一撥又一撥。有生以來,我第一次領悟到“門庭若市”的內涵。十幾位女士面帶喜色,有的和面,有的調餡,有的搟皮,動手包起了餃子。幾位戰(zhàn)友和侄兒,拿著厚厚的一摞紅喜字,到處張貼。室內所有的門上、窗上都貼上了形狀、大小不同的喜字,客廳北墻的鏡子上,貼了一張大大的雙喜字,下面的茶幾上,點燃著兩支紅蠟燭。樓道的臺階上,一個臺階一個喜字,名曰:步步有喜。室外的樹上、墻上也都有了紅色,一直到單位的大門口。紅紅的喜字,洋溢著一種紅紅火火的喜慶氣氛。
不一會兒,女兒化妝回來了。在伴娘的幫助下,女兒換上了潔白的婚紗。忽聽有人大呼一聲:“啊,真漂亮!”我跑過去一瞧,女兒簡直就是仙女下凡,閉月羞花,楚楚動人。我忙招呼岳母、妻和弟弟一家,分別同女兒合影留念。不少的戰(zhàn)友和女兒的同事、同學也都爭相拍照。一陣鞭炮炸響,我知道是接親的來了。經過年青人討要紅包的一番吵鬧,女兒閨房的門方才打開。11時許,司儀宣布行禮開始。我和妻并肩坐定后,只聽見女兒哽咽著喊了聲:“爸、媽!”我深情地看了女兒一眼,見女兒那明亮的雙眸里有晶瑩的淚珠在閃動。霎時間,我恍然明白了,一向剛強的女兒對這個家也是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愫啊!我急忙移開視線,控制住情感,強顏歡笑。行完禮,我和妻在室外同女兒、女婿照了一張“全家?!?。未等女兒上車,我就逃也似地奔回屋。環(huán)視著凌亂的空屋,我心里感到空落落的,一縷憂傷襲上心頭。此時,我的至交回到屋,竟也情不自禁地喊了聲女兒的名字。至交的一聲呼喚,觸動了我的淚腺,淚水無聲地流了下來。
那晚,身心疲倦的我,早早就睡了。夢中,身著潔白婚紗的女兒含著淚水向我走來,仿佛有千言萬語要傾訴。我急步上前,伸手去拉,女兒卻只是悲傷地、靜默地轉過身去……我大驚坐起,拼命地搜索著夢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詮釋著女兒的每一個表情,溫習著女兒眼中閃耀的每一縷光線。北方五月的后半夜是涼的,可我的心中卻升騰著一股熱望——女兒盡早回門。
翌日9時許,我和妻便催促著侄兒、侄女去接女兒。女兒終于回門了,我的小家又充滿了歡聲笑語。我和女兒像是久別重逢似地聊了起來,忘情地沉浸在溫馨幸福的氛圍里,盡情享受著天倫之樂。不知不覺中,時針已指向了下午5時30分。我不顧勞累,驅車將女兒送了回去。獨自返回時,我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面對客廳里擺放的女兒照片,我在心底深處一遍又一遍地祈禱祝福:愿女兒未來的人生旅途一路順風!
(原載《臨汾聲屏》副刊2002年5月27日)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