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古縣2016年度“愛心助學·精準幫扶”活動側記
臨汾新聞網訊 開學前夕,古縣四套班子領導及相關人士紛紛深入基層為貧困學子們送上愛心助學金,幫他們圓了上學夢。據統(tǒng)計,該縣今年共資助貧困學生356人次,金額達45.36萬元。
古縣轄7個鄉(xiāng)鎮(zhèn)、111個行政村,9萬人口,為省定貧困縣,縣委、縣政府于2012年10月成立了愛心助學基金會,四年來已累計資助貧困學生1053人次、金額達101.88萬元。2016年,為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該縣繼續(xù)開展“愛心助學·精準幫扶”活動,針對貧困家庭和貧困學生進行資助,幫助貧困學生樹立學習和生活的信心,并順利完成學業(yè)。活動開展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以上率下,社會各界紛紛響應,積極行動,爭相向貧困學生伸出精準幫扶的援助之手。
制定標準 完善程序 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資助對象的確定,是愛心助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為確?;I得的資金充分有效、嚴格、公正地得到利用,切實實現(xiàn)“每一分錢都用于困難學子學習生活”的目標,基金會設立了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會在總結前三年經驗的基礎上,廣泛征求意見,幾經醞釀,秉承“確實困難、確需資助,無論家庭、無論成績”的資助宗旨,形成了較為明析并便于操作的評審標準和程序。今年,根據受資助學生的數量、年齡、學業(yè)、家庭以及社會消費水平等情況,評審委員會結合基金籌款數額,資助標準在去年基礎上提高了30%左右。資助學生分三檔,高中階段最高檔每年資助2600元,最低檔1800元;初中階段最高檔1500元,最低檔1000元;小學階段最高檔1000元,最低檔600元。今年還新增了對大學二本B類以上大學生(包括全日制研究生)的資助,分為3000元和2600元兩檔。助學基金在管理上實行財政專戶管理,所有籌措的助學資金統(tǒng)一納入本基金專戶管理,自覺接受紀檢監(jiān)察、財政、審計等部門以及捐款人和社會各界的監(jiān)督。
評審委員會秉承“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宗旨和“每一分錢都用于困難學子學習生活”的承諾,抽調縣委辦、政府辦、團委、婦聯(lián)、財政局、教育局、民政局、扶貧辦等部門相關同志,從7月27日至8月8日利用兩周時間對7個鄉(xiāng)鎮(zhèn)及4個社區(qū)申報的513名貧困學生家庭進行了逐戶走訪調查與評審,切實做到了戶必進、人必見、底子清、情況明,保障了受助學生符合條件率100%。經過評委們的認真評審,最終確定今年資助貧困學生356名,其中小學生179名、初中生81名、高中生69名、大學生27名,并將學生基本情況在相關媒體上公示一周,無異議后通過。
奉獻愛心 精準幫扶 把溫暖送給最需要的貧困學子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通過實地走訪調查貧困學生家庭,工作人員對這句話的感受更加深刻。
舊縣鎮(zhèn)西堡村的“玻璃女孩”趙明志,是古縣三中學生,患有先天性磷酸酶缺乏癥,就是俗稱的“玻璃骨”,非常容易骨折,每年需要上萬元醫(yī)療費用。為了使孩子得到基本的保守治療,父親趙紅星遠去另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馬家山煤礦打工,經常是幾個月才能回一次家,母親韓云霞則在學校的幫助下當起了宿舍管理員,方便照顧女兒。
南垣鄉(xiāng)孫寨村的崔紅鑫同學一家,家境貧困,一家四口,母親患精神病,小姐姐有病在身幾乎不會說話,崔紅鑫在店上中心小學上二年級,只能靠體弱多病的父親崔合寶一個人種地養(yǎng)家糊口。一家人在村委會的幫助下剛剛從危房中搬出,住進了稍好一點的窯洞。
北平鎮(zhèn)賈會村的任婕茹、任婕慧姐妹倆,父母親在6年前車禍中去世后,姐妹倆與67歲的奶奶相依為命。奶奶年老體弱,渾身是病,沒有收入來源,只能靠各界救助。
古陽鎮(zhèn)江水坪村的劉寧,正在武漢大學讀研究生,家中3口人,父親患胃癌去世,看病欠下許多外債,哥哥研究生畢業(yè)待就業(yè),母親體弱多病不能干重活,家庭收入非常有限,不足以支付學費及學習用品、生活費用。
岳陽東社區(qū)的張茹,是山西農業(yè)大學大三學生,家中有4口人,父母親都是聾啞人,靠叔叔、奶奶照顧,弟弟正在上高中,幾乎沒有收入來源。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愛心助學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了解到這些孩子的情況后,通過調查、評審等程序,對他們給予了資助,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yè)。8月19日至24日,縣領導深入貧困學生家中,親手把愛心助學金送到受助學生手上,也把黨和政府及社會的關愛送到了每一個貧困家庭,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光明和希望。
受助學生趙明志在寄給基金會的感謝信中說:“謝謝大家對我的關心,我會不斷努力,向那些愛心人士學習,學習他們的精神品質,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回報社會,把愛心的火炬?zhèn)鬟f下去,用自己的努力和不懈追求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明天?!比捂既恪⑷捂蓟劢忝脗z在感謝信中說:“黨和政府的恩澤惠及我們全家,使我們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增強了與困難斗爭的信心,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激勵我們努力學習,積極向上,將來報效國家,報效家鄉(xiāng),報答幫助、救助過自己的好心人,幫助有困難的家庭。”劉寧在接過愛心助學金后,激動地說:“感謝愛心助學基金會今年把貧困大學生也列入資助范圍,給我家解了燃眉之急。我一定會刻苦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來回報你們的關愛!”
給貧困學子點亮希望之燈是基金會的目標,古縣的“愛心助學·精準幫扶”活動,為貧困學子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使孩子們得到社會的關愛,樹立起了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同時,這一活動也喚起了更多人的愛心,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助學的行列中來,將崇德向善、捐資助學的良好風尚傳播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張鋒 劉廣亮)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