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在线免费观看AV_国产又色又粗又黄又爽黑人_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_九七无码免费人妻超级

臨汾:古城“接龍”年味濃

2024-02-19 09:01:23 來源:臨汾新聞網  

  臨汾新聞網訊 2月10日,農歷大年初一。夜色漸臨,在市區(qū)古色古香的貢院街上,燈火輝煌、人流熙攘。

  “快看,過來了……真熱鬧!”人群中有人喊。

  循聲望去,只見在機甲戰(zhàn)士“霍去病”的引領下,一支盛裝的百人威風鑼鼓隊正在緩緩前行,鼓手騰挪跳躍,鼓槌上下翻飛,街邊市民紛紛舉起手機拍個不停。

  這支隊伍的領頭人叫張勇,是晉南威風鑼鼓非遺傳承人,春節(jié)前因組織頗具地域特色的鑼鼓“村晚”而被媒體廣泛關注。

  晉南威風鑼鼓已有4000余年歷史,因其威風凜凜、大氣磅礴,素有“天下第一鼓”的美稱,在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臨汾是鑼鼓之鄉(xiāng),中國迄今為止最早的鼓——鼉鼓就是在陶寺遺址被發(fā)現的?!睆堄录拥卣f,“每個臨汾人的骨子里都充滿著對威風鑼鼓的喜歡。我15歲開始專業(yè)學習打鼓,作為非遺傳承人,一定把這個項目繼承發(fā)揚下去。”

  在活動主舞臺上,張勇將威風鑼鼓傳統(tǒng)技法與時下流行的《科目三》旋律融合,完美的演繹引得臺下陣陣喝彩。

  “龍年舞龍,更有趣味!”來自襄汾縣陶寺村的劉錄艷不無興奮地說。場上,她身手敏捷地舞動龍頭,18米的龍身隨之時而騰躍、時而盤起,被耍得威風凜凜。

  作為陶寺天塔獅舞藝術團的演員,舞龍是劉錄艷農閑時的職業(yè),也是愛好。她自豪地說:“我們陶寺遺址發(fā)掘的除了‘最早的鼓’,還有彩繪龍盤,那可是中原地區(qū)最早的龍圖騰。”

  臨汾史稱“平陽”,素有“華夏第一都”之稱,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4300年前,帝堯定都于此,劃定九州,形成了中國最早的格局,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堯文化,開啟了華夏文明之門。

  臨汾是一方悠久歷史、深厚文化浸潤的土地。近年來,臨汾在深度挖掘文脈資源的同時,將城市“雙品質”建設作為高質量發(fā)展全面提質提速的最大邏輯,大力推進高品質城市建設、高品質城市生活,城市顏值氣質價值不斷攀升。特別是財神樓、貢院街靚城提質項目,是我市全力打造融合科舉文化、古建文化、商賈文化的文化特色風貌街區(qū)。

  今年春節(jié)、元宵節(jié)期間,臨汾市以“最初中國 回家過年 臨汾等你來”“紅紅火火過大年·熱熱鬧鬧來接龍”為主題,選擇在煥然一新、特色濃郁的貢院街、財神樓南街分設7個舞臺,以及下轄17個縣(市、區(qū))組織開展文化接龍表演活動,通過核心團隊帶動、專業(yè)群演配合、當地文藝愛好者和群眾廣泛參與的舞龍、秧歌、蹦迪(DJ)、鑼鼓、歌舞串燒等流行和民俗文藝表演,營造喜慶熱烈、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氛圍。

  “我也會打鼓,小時候在幼兒園學過!”人群中,觀看表演的張梓暄躍躍欲試,對身旁的伙伴吉雯娜說,“鑼鼓敲起來,彩龍舞起來,這年味兒就有了!”

  張梓暄和吉雯娜同是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大三學生,家鄉(xiāng)臨汾地域特色鮮明的文化表演讓她們感嘆,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則讓二人更愿意分享:“我要錄幾段視頻傳給同學們,讓他們看看咱的臨汾、咱臨汾的年!”

  記者 孫宗林


     

責任編輯: 吉政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