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在线免费观看AV_国产又色又粗又黄又爽黑人_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_九七无码免费人妻超级

永和東征村: 吃上旅游飯 日子有奔頭

2021-08-13 09:00:58 來源:   瀏覽次數(shù):

  臨汾新聞網訊 永和縣乾坤灣鄉(xiāng)東征村很“紅”!

  這個黃土塬上的小村莊,不僅因為80多年前紅軍巧渡黃河、戰(zhàn)略轉移的一段紅色歷史而得名,近些年還因大力發(fā)展紅色旅游而“圈粉”無數(shù)。

  吃上紅色旅游飯,幸福日子有奔頭。如今,在傳承著紅色精神、賡續(xù)著紅色基因的東征村,一位位村民的奮斗故事匯聚成一幅生動的“小康畫卷”。

  偏遠山村 紅色賦能

  群山連綿,遍野披綠,一條旅游公路穿村而過。

  走進東征村,濃郁的“紅色氣息”撲面而來:一面面紅旗迎風招展,一盞盞燈籠喜慶紅火,一處處雕塑述說革命往事,尤其是那青松翠柏掩映中的紅軍東征永和紀念館,不時有頭戴八角帽、身著紅軍服的隊伍來此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思想洗禮……

  1936年5月,紅軍東征勝利回師西渡時,毛澤東主席曾在眼前這個小村莊路居,留下了許多紅色遺跡。然而由于地處黃土高原殘垣溝壑區(qū),東征村是典型的雨養(yǎng)農業(yè)村,“十年九旱,靠天吃飯”,貧困揮之難去。

  2015年9月,省委組織部駐永和扶貧工作隊創(chuàng)新扶貧路徑,緊緊抓住紅色旅游的發(fā)展機遇,爭取政府資金支持,升級改造東征村閑置的土窯洞,以農戶自家窯洞作為資產進行入股,將“資產”變“股權”,發(fā)展具有當?shù)剜l(xiāng)土特色的窯洞農家樂。

  退休教師馮成俊是第一批響應號召的村民。不過,起初他和村民們一樣將信將疑:“咱村這么偏僻,會有人來嗎?”比之更為棘手的還有觀念沖突?!凹依镌趺茨苎b廁所,這不胡扯嗎?!”面對衛(wèi)生間改造要求,有著三四十年從教經歷的馮成俊一時接受不了。好在村干部帶著他們去了趟西安,參觀歸來便打消了顧慮。

  當年,馮成俊家的三孔窯洞進行了升級改造,除一孔留作自住外,其余兩孔用于接待游客。

  走進他家的5號小院,青石砌墻、白灰滾窯??头績?,整潔的炕鋪、古樸的家具,連同液晶電視、無線網絡一應俱全,尤其是后側的衛(wèi)生間,洗手池、坐便器和淋浴花灑一樣不少。

  “2016年,正式運營的第一年,收入三四千元;2017年,收入達兩萬元……”馮成俊細數(shù)著農家樂的收入,心里美滋滋的,“自從村里搞起了紅色旅游,游客越來越多,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過上了好日子。”

  “目前我們村一共升級改造了102戶108孔窯洞,家家戶戶辦起了農家樂,奔向了小康生活?!睎|征村黨支部書記路東紅介紹,村里的農家樂由村委會統(tǒng)一管理,所得收入由村委會與農戶二八分成,村民和村集體收入實現(xiàn)“雙增收”。

  事實上,由于紅色旅游帶動,東征村的面貌在近幾年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建起了黨群服務中心、文化活動廣場,還實施了道路硬化、飲水保障等工程,實現(xiàn)了硬化路、動力電、自來水、互聯(lián)網戶戶通,一派美麗鄉(xiāng)村的景象。

  吃旅游飯 發(fā)旅游財

  “搞紅色旅游,讓人有奔頭!”一臉憨厚的村民劉文生如是說。

  前些年,由于家里人多地少,加之妻子馮取梅做了骨髓炎手術,家庭入不敷出,劉文生一家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6年,看到搞農家樂能掙錢,當年年底他就在自家的宅基地上蓋起兩間平房入了股。

  農家樂不誤農時。眼瞅著游客紛至沓來,肯吃苦的劉文生兩口子總是想著法子賺錢?!拔覀冊囍诖謇飻[了個雜糧煎餅攤,光今年‘五一’假期就收入了1000多元?!眲⑽纳f,家里還有6畝玉露香梨、4畝紅富士蘋果,去年國慶節(jié)期間擺攤賣蘋果收入了2000多元。

  劉文生還注意到,來東征村的人,除了研學旅行團隊,有不少慕名而來的散客,而吃一頓農家飯是不少人的訴求。“咱村偏遠,蔬菜、水果品種少,一些時新果蔬得從外面運,這就是商機!”于是,劉文生和馮取梅通過加盟拼多多平臺的“多多買菜”,并在自家的3號院設立了取貨點,代收快遞包裹賺取抽成?!氨鹿軄矶嗌偕⒖?,只要提前一天下單,第二天就會準時送到這里……”正在理貨的馮取梅樂呵呵地說。

  提起現(xiàn)在的生活,劉文生掰著指頭算了一筆賬:除了果樹收入、包裹抽成,今年以來,農家樂已接待了四五十人住宿,收入有2000多元;他還是村里的護林員,一年有8000多元的工資;妻子馮取梅負責村中巷道的保潔,一年也有1.6萬元的收入;此外,家里每年還能得到三四千元的退耕還林款……“多虧了黨的好政策!”劉文生同樣笑得合不攏嘴。

  紅色旅游的帶動,極大地激發(fā)了村民們的內生動力,昔日貧瘠落后的小山村正在蛻變?yōu)樯鷻C勃勃的熱土。

  “紅色+農旅”融合發(fā)展,促進了東征村村民的持續(xù)增收致富。2016年,在省農科院的支持下,村里建起了占地47畝的采摘園,栽種玉露香梨、鈣果、櫻桃等水果,既豐富了游客旅游體驗,又可帶動13戶村民通過出租土地、提供勞務、銷售果品增收。今年5月下旬,2021年永和縣第六屆槐花節(jié)在東征村舉行,一周時間里吸引了兩萬余名游客。

  據(jù)路東紅介紹,在紅色旅游及光伏發(fā)電等扶貧項目的扶持下,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60戶453人,2017年就實現(xiàn)整村脫貧,目前貧困發(fā)生率為零。東征村先后被評為“全省旅游扶貧示范村”“全國美麗休閑鄉(xiāng)村”“山西省首批100家AAA級鄉(xiāng)村旅游示范村”。

  強村富民 未來可期

  黨員教育培訓基地,是一棟鑲紅青磚的新建二層小樓,可以同時容納80人培訓和就餐,也是東征村吸引機關團體前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舉行黨日活動的又一個載體。

  省委組織部駐村第一書記李勇說:“今年是建黨一百周年,我們把紅軍東征永和紀念館、紅軍泉、英雄灣等革命遺址遺跡作為紅色教育的大課堂,創(chuàng)新開展走一段紅軍東征路、聽一堂東征革命史、看一部紅色電影、向毛主席銅像敬獻一束花、吃一頓追思革命紅軍飯、學唱一首紅軍東征歌、住一宿東征人家土窯洞等‘七個一’活動,生動形象地詮釋了東征精神革命篇、建設篇和時代篇,推動紅色旅游和紅色教育高質量發(fā)展,讓東征精神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芒。”

  今年以來,借助紅軍東征永和紀念館被評為山西省第一批黨員教育示范基地的優(yōu)勢,東征村先后接待了來自省、市、縣500余人到此接受教育培訓,接待游客4萬余人,直接帶動村集體增收10余萬元、農民戶均增收4000余元。

  80多年前,紅軍東征在這個小山村留下了光輝足跡。80多年后,東征村依靠黨的好政策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帶領村民們實現(xiàn)了脫貧致富奔小康,如今又在謀劃著一篇更大的文章。

  李勇介紹,東征村將以建強村黨組織為引領,以打造美麗鄉(xiāng)村示范村為目標,以“建設一村五區(qū) 打造美好東征”為思路,通過規(guī)劃先行、科學論證、股份合作、專業(yè)運營等方式,充分挖掘東征紅色歷史資源、綠色生態(tài)資源和黃河文化資源,將東征村打造為集紅色旅游、紅色教育、紅色研學、民俗體驗、休閑采摘等功能區(qū)為一體的紅色旅游目的地、黨員教育優(yōu)選地、乾坤灣游中轉地,從而把東征村豐富的紅色生態(tài)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農民致富的綠色產業(yè)優(yōu)勢,持續(xù)發(fā)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實現(xiàn)強村富民。

  本月初,東征村入選了第三批全國鄉(xiāng)村旅游重點村名單。聽聞這些利好消息,無論是馮成俊,還是劉文生,村民們都深信東征村的明天會更好。

  記者 喬衛(wèi)東 孫宗林

     

責任編輯:暢任杰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