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振華在隰縣星光幼兒園上大班,姐姐賀巖欣在小學三年級上學。姐姐每天放學后路過幼兒園接弟弟賀振華回家。這天下午姐姐照例又來到幼兒園接弟弟,可教室里已經空無一人了,姐姐站在幼兒園院中間卻一動不動。過了一會兒,她還在那里站著,我覺得奇怪,便走近賀巖欣問道:“你媽媽接走賀振華了,你怎么還不回家?”賀巖欣看看我,又看看自己的鞋子。原來鞋底與鞋幫分家了。一個孩子,一個女孩子,一個懂事的女孩子,遇到這樣突如其來的情況,該怎么辦,走也不能走,動也不能動,她家距離學校還那么遠,幼兒園也沒有小學孩子能穿的鞋子。我叫來正在和兩位家長說話的園長,園長說,后間盒子里有塑料繩,先綁著回家吧。我心想: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孩子越來越講究,綁鞋,零零后能接受嗎。無論怎樣,先解決孩子的走路問題,于是,我翻箱倒柜,找到一卷塑料繩,順手拿上剪刀,現(xiàn)場開始綁鞋。我展開塑料繩,先在腳前面綁了幾圈,然后轉到腳后捆起來,再從腳下轉上來,五花大綁,結結實實綁好了鞋,然后用剪刀剪斷。隨后,賀巖欣穿著綁鞋一蹦一跳地回家了。
賀巖欣回家了,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有人說當下的孩子生活奢靡丟掉了勤儉精神,可我從賀巖欣的綁鞋上看到當前孩子身上蘊藏著艱苦樸素、勤儉生活的閃光點。賀巖欣的另一只鞋子也破舊不堪,我給賀巖欣綁鞋的時候開玩笑地說:“這個鞋破成這樣,回家扔了,讓你媽媽再買新的。”沒想到賀巖欣認真地說:“不,明天讓媽媽拿到修鞋那里,用膠水粘一下就好了。”賀巖欣以前也在星光幼兒園上學,我喜歡她小小年紀,很會照顧弟弟;今天更喜歡她,是因為她從小就有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教育孩子就要這樣,不僅僅是學會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做一個懂事識禮、有教養(yǎng)、體諒父母的好孩子。 石書民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