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喬忠延
州署衙門的活標本
中國的州署衙門形制如何?本來這不是什么難題,因為自唐朝以降,設州的朝代不少,設州的地方更多。但是,保留至今的卻僅剩霍州市的這一座最完整,因而,霍州這座州署衙門就成為見證中國州署形制的活化石。
霍州署衙建造的年代久遠,可以追溯到隋朝。因為最早設州是在唐朝,州署衙門的年代只能由此計算。
不過,由于歲月風蝕,地震損毀,現(xiàn)存建筑多是明代遺物,元代僅存州署大堂。
大堂始建于元大德(公元1304年),坐北朝南,體量高大,古樸典雅,結構精巧,用料考究。東西面闊5間,22米,南北進深15.1米,占地332平方米。從地面到脊頂高達10米,這就不乏巍峨之勢,再加上地面有1.2米的臺基,更使之凜然壯觀。大堂營造法式簡練,五間四椽,前后乳栿僅有4柱,明間金柱全部減去,還能支撐大梁內額跨度,實屬少見。所有木材皆不刨不旋,順其自然,因料制宜,使用得恰到好處。建成后,既不雕梁,也不畫棟,樸實無華,還風韻獨佳。大堂已有700年歷史,不圮不朽,而且經歷了康熙年間的大地震仍舊巍然坐落,古建筑學家無不嘆為觀止。
大堂周邊的屬附建筑多是明朝興建,再經清朝復修。由此可以認識這一時期州署的機構設置。霍州署衙設置有三大衙一小衙。三大衙是知州衙、同知衙、判官衙,一小衙是吏目衙。三大衙位于大堂、二堂后面,州署的北端。知州衙居中,同知衙居東,判官衙居西。這三衙是知州、同知、判官及其家眷居住生活的地方,也稱內宅和后宅。三衙東側有便門進入花園,西側有便門進入書房。前面直達二堂、大堂。二堂是退廳,是知州初審案件、處理公務的場所。大堂是正廳,知州舉行盛典、審理大案、料理重大事件均在此廳。東西設有公廨,是知州研讀律令和待客之所。大堂之東設有吏目廳,吏目衙則設在儀門外丹墀東面。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