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說龍
曹文敏
今年是龍年,85歲的老朽,吾屬龍,今年是本命年。眾口說龍,我也來湊湊熱鬧,給龍年再增光添彩。時下,網(wǎng)上從古字又瘋傳出偏旁是“金、木、水、火、土”的五個生僻帶龍的字:“鑨、櫳、瀧、爖、壠”。并略有釋義。分別是:鑨:金龍到家,蓬蓽生輝金碧輝煌;櫳:木龍載君,闔家安康生生不息;瀧:水龍帶君,云游四海縱覽天下;爖:火龍祝君,財源滾滾紅紅火火;壠:土龍載物,國泰民安風調(diào)雨順。
龍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神異而吉祥的動物,身體長,有鱗、有腳、有足、能走、 能飛、能游泳、能行云降雨。龍,不僅神奇而且神圣。因此封建社會用龍作為帝王的象征,也用來指帝王用的東西,就有了龍顏、龍廷、龍袍、龍床之類的名字。龍,還有一層意思,形狀像龍的或裝飾有龍的圖案,如龍舟,龍燈,龍車,龍旗。 龍還是一種精神的象征,方有了龍馬精神,龍騰虎躍,龍盤虎踞等成語。
每每提到龍,我既會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情不自禁地哼唱: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他的名字叫中國。
龍已成為中國的化身,炎黃子孫被稱作龍的傳人。講到龍,我驕傲,因為我是中國人,我有一顆中國心,我熱愛中國。
作為文化屬性的龍在中國,那么,龍的源頭又在中國的何省何市何縣?全世界屬于龍族血脈的人們,又該到哪里去尋根問祖呢?
現(xiàn)在,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龍文化始于山西,始于臨汾,始于襄汾縣。
陶寺考古發(fā)掘出的九座大墓中有五座發(fā)現(xiàn)了彩繪盤龍紋陶盤,且科學測定出這是帝堯唐陶氏時代的實物。陶盤內(nèi)繪制的蟠龍圖象,是帝堯唐陶氏的赤龍圖崇拜的象征。
龍是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tǒng)的體現(xiàn)。早在幾千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有了 “龍”為神靈和祥瑞的概念,并且創(chuàng)造出了藝術(shù)加工的形象。漢代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風而淵?!绷_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渲染得更加有氣勢:“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浪濤之內(nèi)?!痹缭谏檀募坠俏闹芯统霈F(xiàn)了龍字,僅《甲骨文編》一書中就收錄有36種。這些龍看來都是被作為神靈物來描述的。
龍是虛構(gòu)的理想物種,龍的具體形象也是在傳說中逐漸形成和定型的。如果視作“圖騰”應是古代各自民族不同部落或各部落聯(lián)盟的符號或統(tǒng)一的標志。在帝堯時代,“圖騰彩繪龍”是政權(quán)的象征,是最初中國的國徽。聞一多先生曾指出龍的形象是以蛇為主體的,“接受獸類的四腳,馬的毛,鬣狗的尾,鹿的角, 狗的爪,魚的鱗和須?!焙茱@然它是一種多種動物部件綜合而成的假設(shè)動物。早在宋代,羅愿在他的《爾雅翼》一書中也用玉符對龍描述。使龍的形象更加完美成熟。他說:“龍有三停九似之說。角似鹿,頭似蛇,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备泳唧w生動地描繪出了這種拼裝出的假設(shè)動物是多么的神奇,是多么的令人神思遐想之。
《尚書·堯典》記:“堯時,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碧账鹿庞^象臺遺址證實了《堯典》所說的“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的 真實歷史景象與社會現(xiàn)實。
吾稱陶寺為龍鄉(xiāng),著名作家韓石山亦曾為陶寺鄉(xiāng)題寫了“龍鄉(xiāng)陶寺”四個大字。到此地觀光,還有一個舉世聞名的景點:觀象臺觀日出。中國有多個觀日出的旅游景點,我想請您來陶寺觀象臺觀日出,在這里,您會從中看到希望的曙光,產(chǎn)生無限的人生動力,這才是一種智慧,這也才是陶寺游學、到觀象臺看日出的價值導向。
今年是龍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xiàn)“十四五”規(guī)劃目標任務(wù)的關(guān)鍵一年。面對國際風云激蕩,作為龍的傳人,我們都應效法龍的精神,使中國有個龍騰虎躍的發(fā)展。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