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歲月開出的花
路來森
人生苦短,歲月漫長。
漫漫人生中,總要找一個日子總結(jié)一下,總要找一個日子享受一下,總要找一個日子“放縱”一下。
于是,聰明的中國人就為自己找到了“年”作為舊日子的結(jié)束,作為新日子的開始。
這個日子,真好;這一天,真好。
春種、夏耘、秋收、冬藏,所有的勞作都結(jié)束了,沉甸甸的果實都裝進了糧倉。于是,閑了;于是,就應該慶賀一下;于是,就該享受一下。
于是,買美食,置新衣,就成為了首要。日子,可能有富有窮,富與窮只是物質(zhì)上的差別,追求卻是一致的:在這個年里,一定要有最香的美食,要有最美的服裝。這一天,人人都華麗、都靚麗;家家都生香、都美味。
滿大街都掛滿了紅燈籠,“年”開成了日子里最美的花——生色生香。
村口,有人在等待;期待的臉上堆滿的是喜悅。他(她)在等待游子的歸來。每一位游子,都是這朵“花”上的一片花瓣;一朵“花”,不能有任何一片花瓣缺失,或者凋落。所有“花瓣”的回歸,才是年的團圓,才是一個團圓的年。
年夜飯,一家人圍桌而坐。
這是一個最重要的時刻,這是一個最幸福的時刻。飯桌上堆滿了美食,飯桌邊坐滿了全家的人。長幼有序,年長的老人,一定要坐在上位,這是禮儀之花的綻放。小孩子居下位;最小的孩子,也許就被老人攬在懷抱中。老人不停地將最好吃的東西夾到小孩子的碗中;那位最小的小孩子也許會突然伸手,抓一下老人的胡須,于是,老人哈哈大笑;于是,一家人哈哈大笑——這就是天倫之樂。
嘻嘻樂樂,是“花朵”盛開的極致。
中國人淳樸,中國人誠實;歡樂的時候,沒有忘記感恩。
大年初一,要拜年;初二之后,要串門。
拜年,要拜長輩;兄弟互拜,也好,更彰顯出一份“兄弟怡怡”的美好情感。在“拜年”的行為中,傳統(tǒng)的“孝悌”禮儀得到了落實,乃至于發(fā)揚光大。串門,又叫“走親戚”,也許是因為距離遠,也許是因為時間緊;親戚間,好長時間沒有見面了,但過年,必須走一走。走一走,親戚才更親;親戚,是“走”出來的。過年走一走,在這個新年里,給別人送上一份祝福;于是,所有的隔閡,所有的不悅,就都渙然冰釋了。一切,都煙消云散;一切,都從“新”開始。
在串門走動的過程中,親情的“花”芬芳四溢。
所以,我一直認為:年,就是歲月開出的最美的花。同時,它又是一顆種子,種下無數(shù)的美好和祈求,等待著春天里萌芽生長。
責任編輯: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