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水生
王仰
水生總有干不完的活,我們村和毗鄰村里常常有十家八家在排隊等著水生去做木活。之所以如此,是鄉(xiāng)鄰們覺得水生技術(shù)好,更看重的是水生人憨厚,干活肯下力,做的活漂亮而結(jié)實,還不浪費材料,讓他做活放心、省心。
有年,鄰村劉家和李家均建了新窯洞,需要做門窗和家具,劉家請了水生,李家則請了山下川里的木匠老馬,兩家?guī)缀跏峭瑫r開工的,老馬干活麻利,出手快,多半個月,老馬就齊活了,揣著工錢,也揣著對水生的蔑視,走人了。而水生整整多做十天才收工。木匠在外做活是日工,做一天是一天的工錢,同樣的活,劉家比李家多出了十天的工錢,多管了十天的飯,心中有些不悅,話傳到水生耳朵里,水生口拙不善言辭,不過他也沒惱,只說了一句話,我做的活撐的時間長。果然,老馬做的活沒能經(jīng)得住時間的考驗,兩年后,李家的門窗榫卯松動,大風(fēng)一刮,門窗便吱吱呀呀的響,家里的桌凳一用就搖晃,出現(xiàn)明顯的質(zhì)量問題。而水生做的活卻是完好如初。兩家一比較,劉家就回過味來了。劉家再一尋思,木活快完之后,他家除了剩下一堆刨花和再不可使用的小木頭塊外,幾乎沒有剩下廢棄的料,這才明白,水生做活把下腳料都派上了用場,一點都沒浪費,省下來幾塊大料。使用小料做活七拼八湊自然比用大料要費工費時。知道了這些,劉家便釋然了。此事經(jīng)劉家傳揚開去,鄰里們開始對水生有了新的認識。
水生農(nóng)村生、農(nóng)村長,知道百姓建窯洞打家具是舉畢生財力而為,作為木匠給人家做活,于理于情只能做好,不能做壞。
當然,僅憑這一件事,還不足以讓十里八村的鄉(xiāng)鄰對水生刮目相看,隨著時間的推移,水生走村串戶做的活計多了,人們才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爾后形成了共識。
有些木料特別是硬雜木如水曲柳等,用當?shù)氐脑捳f是性大,意思是桀驁不馴,容易變形。這些木料僅是干透了還不行,其性大的特征并未改變。因此需要人工去幫助它改變這一特性,其辦法是在使用前把解好的木板用陰燃的鋸末火烤,烤彎了再用石頭壓直,反復(fù)幾次,使木板變形的能量完全釋放出來再使用。而做這些,是做木活的前期工作,是不計算工錢的,因而此項工作是由雇主來做而不是由木匠來做。而水生卻經(jīng)常在做這項工作,東家叫去幫忙,西家叫也去幫忙,不厭其煩地前往幫忙。在鄰里眼中,水生人實誠,不會玩心眼,叫他來幫忙跟用自家兄弟一樣。
水生的師傅是水生父親的老朋友,水生15歲那年,跟師傅學(xué)木工手藝,從此便走上了木匠謀生的道路。今年水生50歲,已經(jīng)做了整整35年的木工活。由于長年累月地和木頭打交道,與他近距離接觸,都能聞到他身上散發(fā)著一股木頭的味道。再看水生那雙手,滿是老繭子,可說也怪,就這雙手,卻能摸出木料有幾成干,很準確。
水生本分勤快,可也有他的倔脾氣。前年,本地一家木器公司承接了某市一大商場的訂單,需要一批案板、搟面杖等等木器制品,因數(shù)量較大,木器公司人手不夠,仰慕水生的技術(shù),特聘請水生前來幫幾天忙。木器行當沒有水生拿不下來的活,因而水生一來便被安排在關(guān)鍵技術(shù)崗位把關(guān),第二天,水生一上班,在木器車床前,拿起一根待加工的料一摸,感覺這是一根只有七成干的料。木器行業(yè)最忌諱的就是使用這樣的料,它不僅會彎曲,還會開裂,如果這樣就制成品發(fā)走,到了用戶手中,不會用多長時間,便會變形,不僅不能使用,還糟蹋了料。試想,用彎了的搟面杖和翹了的案板如何搟面?水生拿著料徑直找到領(lǐng)導(dǎo)。原來,公司庫存原料不能滿足這個訂單的需求,緊急購回一批,里面夾雜著沒有干透的原料。而為了按時要求完成這個訂單,公司領(lǐng)導(dǎo)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盤,這批活做完后,木器變形還需一段時間,而在這個時間段里,貨款已經(jīng)匯到公司賬戶。抱著這一態(tài)度,對這批沒有干透的原料便睜只眼閉只眼。水生見領(lǐng)導(dǎo)對此事態(tài)度曖昧,覺得有悖木作行業(yè)的規(guī)矩,對這種明知有問題而故意縱容的行為看不慣,倔脾氣一上來,便辭工回家了。村里朋友見水生自動棄了這樣的賺錢機會又回來了,說人家的木器質(zhì)量就是有問題也追究不到你頭上,你只管混個把月拿上工錢就行了,為什么不做?水生悶了一會說,彎了的案板、搟面杖怎么搟面?之后再不吭聲。事情有時候也是芝麻掉在針眼里,木器公司將貨發(fā)到后,那家商場賬戶暫時缺錢,拖延了一段時間才付款。恰巧在這當兒,商場發(fā)現(xiàn)這批木器有變形等質(zhì)量問題,拒付了部分貨款,木器公司賠了夫人又折兵,領(lǐng)導(dǎo)十分后悔當初沒聽水生的話。
此事之后,水生也緊了緊自己已經(jīng)松弛了的神經(jīng),在后來的營生中,發(fā)現(xiàn)有沒有干透的料,給雇主說明道理,推后一段時間再做,這樣就避免了做出家具走形。
水生之所以在鄰里間有人緣,是對左鄰右舍有求必應(yīng),東邊鄰居家炕桌壞了條腿,西邊鄰居家小凳子腿活了,只要吭聲,水生無償修配。村南邊李老頭九十多歲了,年紀大了忘性也大,拄的拐杖都丟三根了,水生又給老人家配了一根。
山里缺水,十年九旱,而人們在起名字時刻意起個與水有關(guān)的,水生,水祥,金海,水河,猜寓意是讓他們一生中不缺少用水,或是在黃土高原上生活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水生文化不高,他不會講踏踏實實做事其實也是在給自己留后路的大道理,可他知道做事情要往長里做,不能往短里做。這些年他一直就是這樣在做,在走,執(zhí)著地走著。
都市里,請木匠打家具的已經(jīng)很少了,但在鄉(xiāng)村里還很多。農(nóng)村人有自家的木料,做出來都是正經(jīng)八百的實木家具,看著舒心用起來放心。
如今水生也帶了個徒弟,不僅傳授技術(shù),還傳授著做人的真諦。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