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回想自己成長的過程當中,父母是用什么樣的心境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在懷孕的過程當中,很可能因為母親不適應,常常嘔吐,那個嘔吐的感覺就像暈車一樣很不舒服;而且又吃不下飯又得硬吃下去,只是為了孩子的營養(yǎng)、健康。很多我們教的學生,他偏食的時候,我們會提醒他,你看,你母親愛護你的身體,她縱使這么難受,她都會盡力把飯吃下去,而你現在還偏食。你的身體都是父母這樣無微不至的照顧才有今天,你還損害身體、還偏食,那是太對不起母親的付出。孩子聽了,也明白,他就肯好好的照顧自己身體,不偏食。
母親懷胎十月,尤其到末期的時候,那真的是想翻身都很困難。生產的時候,我們聽到很多的比喻,在生產的痛比癌癥還要痛,過程就好像是每十五分鐘就拿一只刀在母親的身上割一痕,這樣的痛要持續(xù)幾個小時。不只母親在辛勞、在辛苦,在病房外的父親、爺爺、奶奶、家人都非常的擔憂。所以我們整個的成長是集了無數長者對我們的愛護、對我們的關懷,我們才有今天,我們應該早一點成就德行,不要讓愛我們的人繼續(xù)擔心受怕。
而在我們成長過程當中,當母親用盡心血煮了一碗很營養(yǎng)的粥端到我們面前,我們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把它給弄翻了;母親不知道多少次幫我們換掉糞便、換掉尿布,母親不嫌我們臟,甚至于當母親看到我們的糞便,她都覺得那個糞便是香的。我曾經聽一個母親講,她看到自己的孩子排泄很正常,她看到的是安慰、是放心,而不嫌棄那個糞便。所以母親這樣的心境我們感受到了,我們會覺得不忍心再傷害母親的心。有個老母親她從年輕到現在七十幾歲,睡覺一夜都要醒好幾次。因為她生了三個孩子,連續(xù)照顧這三個孩子,晚上怕孩子著涼,晚上怕孩子肚子餓,所以又是蓋被又是哺乳,已經習慣睡幾十分鐘、睡一個小時就馬上要起來照顧這幾個孩子?,F在孩子都四十幾歲,都長大成人了,她這個習慣還是一直保持下去。
剛剛有我們的朋友們寫了一張紙給我,說希望我能唱一首“母親”這條歌。我以前很喜歡唱歌,但是唱的都是靡靡之音,所以造了很多罪孽;現在唱歌是抱著彌補自己的罪孽,能唱一些真正啟發(fā)人善心的歌曲跟人家交流。而音樂在我們老祖宗的教誨當中非常的重要,所謂“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好的音樂陶冶人的性情。你看現在都聽那個重金屬的音樂,人心非常浮躁,靜不下來。日本江本勝博士他就有做實驗,那個水聽好的歌曲,結晶結得很漂亮,水聽重金屬完全沒有辦法結晶。我們現在冷靜來看看,社會上唱的歌曲都是些什么音樂?還是靡靡之音多。
我們回想一下,我們小時候唱的歌曲是不是聽起來覺得很溫馨、覺得很舒服?那樣的音樂才好。我們唱這一條“母親”,其實很重要的是啟發(fā)孩子的孝心,因為在這個歌詞的過程,歌曲當中一幕一幕都是我們成長過程當中父母對我們點滴的照料。(未完待續(xù)) 蔡禮旭 主講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