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芳菲五月天,手捧一杯綠茶,徜徉在雋永的唐詩宋詞里,讀到這些描寫母親、贊頌?zāi)笎鄣脑娫~,感受母親的偉大和母愛的光輝。從這些傳誦千古的詩句中,不僅可以重溫濃濃慈母之愛,也能觸摸到那一顆顆激昂跳躍的赤子情懷。
唐代詩人杜甫在《無家別》中寫道:“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卑彩分畞y后,詩人回到家鄉(xiāng),已物是人非,家園寥落。觸景傷懷,杜甫悲憤地將憂國憂民之心與思母之情相融合,互相生發(fā),寫成感人肺腑的詩作,讀來言詞悲切,凄苦哀絕,足以讓人慷慨動容。
“子別母,欲別牽衣意何苦。母有眾兒俱母憐,兒無別母兒誰乳?!边@首宋代詩人蒲壽宬的《子別母呈所翁陳先生》,把母子依依惜別舍不得的情景描寫得栩栩如生,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沒有母親的孩兒又有誰去疼愛撫育他們呢?而唐代詩人孟浩然的《送張參明經(jīng)舉兼向涇州覲省》里卻這樣寫道:“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闭窃诖饶赶デ叭鰦?、享受天倫之樂的青春年少大好時節(jié),卻推舉為孝廉只能離開母親,為了表達對母親深沉的愛,只有向著故鄉(xiāng)的方向張望以寄托自己滾燙的孝子之心。
輿恭的一首《思母》更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在詩里他寫道:“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fù)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痹谶@里,黃梅時節(jié),家中糧斷,白發(fā)老娘倚門翹首,盼兒歸來;詩人自己卻是出家人,身無長物,只好典當(dāng)袈裟,糴米回家,奉養(yǎng)老母。全詩樸素真實、句句含情,直抒胸臆,表現(xiàn)了母親和兒子間的深篤之情,千百年來不知撥動了多少讀者的心弦,令人悲從中來,情不自禁地怦然心動。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蹦笎凼鞘澜缟献顭o私、最偉大的感情。王安石的《十五》:“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guān)心?!表n愈《誰氏子》:“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卑拙右住堆嘣娛緞③拧罚骸八紶枮殡r日,高飛背母時。
當(dāng)時父母念,今日爾應(yīng)知?!滨U溶的《將歸舊山留別孟郊》:“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蠶桑能幾許,衣服常著新。詩中都真切地寫出了母子間殷殷的骨肉之情,歌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母愛是天下最真摯的情感,母親不但養(yǎng)育了我們的生命,也對我們的人生道路發(fā)生深遠的影響。身為做子女的我們,從中領(lǐng)略多少,感受多深,思念多強烈,報答多殷切,凝結(jié)了人性中高貴的精神和品質(zhì)。所以孟郊的《游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闭Z出肺腑,真摯感人,流傳千古。母愛永恒!鐘芳
責(zé)任編輯: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