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童年和少年時代的經(jīng)歷十分艱辛,受盡了磨難。7歲時,就被日本鬼子抓去修炮樓當苦力,受盡非人折磨。后由于家境所迫,過繼給本家叔叔,嘗盡人間冷暖;少年時期,背井離鄉(xiāng),投奔太原的本家叔叔,邊當學徒,邊勤工儉學,憑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師范大學;畢業(yè)后,父親帶著那個時代青年人所特有的朝氣與理想,成為河北承德一所中學的人民教師,開始譜寫他從教的壯麗詩篇。
父親從事教育事業(yè)幾十年,所到之處,對工作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對同志以誠相待,坦誠相處。在行署教育局工作的十余年里,無論從事哪項工作,他都深得領(lǐng)導和同志們的好評,特別是在抓成人教育工作時,一度被樹為全省的典型,多次受到省、市有關(guān)部門的表彰和獎勵。父親退休前的十年,是在臨汾一中度過的。父親熱愛一中,也為臨汾一中傾注了大量心血,特別是在改變校區(qū)環(huán)境、學?;A(chǔ)設(shè)施建設(shè)和改善教職工住宿條件等方面付出了全部的精力。
父親退休后,本該好好休息,頤養(yǎng)天年,但經(jīng)不住精華中學多次邀請,在62歲時又被聘為精華中學的校長,為精華中學的初創(chuàng)、初建和發(fā)展壯大殫精竭慮,嘔心瀝血。記得當時精華中學還沒有自己的校園,在臨汾一中后門分散租借多戶民房作為校舍,條件十分艱苦。冬天無法取暖,父親就披一件軍大衣穿梭在分散的校舍間,經(jīng)常被凍得感冒、咳嗽,但他全然不顧,一心撲在教學管理上,以致于積勞成疾。后來建起了新校園,但父親卻因肺氣腫的拖累無緣與新校園相伴,只有懷著不舍與遺憾的心情,離開了他一生最后為之奮斗的地方。
父親晚年的最后十年間,備受肺氣腫的折磨與煎熬。幾乎每年至少都要住一次院,記得有一年就住了5次院,我們所有的節(jié)假日,五一、國慶、元旦等都是在醫(yī)院陪伴父親度過的。為此父親常常表現(xiàn)出不安和過意不去,說他的病連累了我們。我們只恨無力把父親照料好?,F(xiàn)在回想起來,能在父親病重時多陪伴在他身旁,實在是我們一生彌足珍貴的難得機會與回憶。最使我難以忘懷的還是父親強忍病痛和苦惱,以極大的毅力和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堅強地與病魔做長期的抗爭,直到最后。
父親對我影響最大、使我獲益匪淺的還是在做人和做事上。記得小時候,父親就常教導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靠本事吃飯”,參加工作后,又不忘時常提醒我們“要好好工作,勤奮向上,不要投機取巧,憑良心干活,靠本事吃飯,做平常人,辦平常事”。受父親的熏陶和教誨,我們兄妹都先后考上了大學,有了自己熱愛的工作,組建了自己的小家,也生兒育女,為人子、為人父,并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奮斗,這些都與父親的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
父親一生最聊以欣慰的就是我們兄妹都已成家立業(yè),并事業(yè)有成,且兒孫滿堂、其樂融融。每當逢年過節(jié),我們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時,父親的臉上總是久久洋溢著幸福的微笑,那笑包含著慈愛、包含著自豪、包含著他還未曾說出的期許。父親常說:一家人不求多么榮華富貴、官高位重,只要和和美美、團團圓圓、平平安安就好。
父親的一生,也有些許遺憾和未了心愿。父親一生對軍人獨有情懷。他對軍旅生涯充滿無比向往和羨慕,他一直為沒能當過兵、穿過軍裝感到十分惋惜和遺憾。父親從小受家境所迫,過繼給人,未能與其他同齡人一樣盡情享受父愛和母愛,同時,也沒有機會來回報,這不能不說是父親的最大遺憾。父親還有一個埋在心底的愿望,那就是要戰(zhàn)勝病魔,爭取活過80歲,但豈料病魔還是在父親過完79歲生日后無情地在我們手中奪去了他的生命。這是父親的遺憾,更是我們做兒女的無奈與不孝。
父親走后,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心情十分悲傷,情緒非常失落,內(nèi)心無比空蕩,感覺虧欠了父親很多。父親給了我們生命,我們卻無力留住父親的生命。父親給了我們很多很多,我們卻還有許多許多無以回報,無法彌補和挽回。記得有一次晚上,由于連續(xù)好幾天忙于工作,回家也沒和父親過多交談,很少到客廳怕感冒的父親突然走到客廳坐在我身邊,當時似乎感到父親有話說,想和我聊天,可我怕客廳冷父親會感冒,便催促父親進臥室早點休息,卻忽視了父親內(nèi)心的感受。當父親真的離開我的時候,現(xiàn)在回想起來是那么的遺憾而又無法彌補。
父親走了整整一年,時間非但沒有沖淡我對父親的懷念,相反平添了對父親越來越多的想念。那個給我無盡依靠,為我遮風擋雨的父親,一個猶如良師益友,讓我永遠敬重而又深深愛戴的父親。崔巨巖
責任編輯: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