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裁春 紙韻雕花賀新歲
剪紙藝人正在制作染色剪紙?;麸w飛攝
起筆構圖、落刀成花?!斑@個人像好有層次感”“這個小蛇剪紙真生動,跟活的一樣”……1月29日,記者走進位于大同市廣靈縣壺泉鎮(zhèn)的廣靈剪紙藝術博物館,立刻被花樣繁多的剪紙作品所吸引。
剪紙藝術博物館占地60畝,是廣靈剪紙張氏家族第四代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張多堂在政府的支持幫助下一手創(chuàng)建的,2013年被認定為3A級旅游景區(qū),已經成為游客來該縣旅游不可錯過的一個重要景點。
這么有趣的剪紙作品又是如何誕生的呢?走進該博物館剪紙制作車間,只見學員們手中的刻刀上下跳動,一件件精美的剪紙作品雛形便逐漸顯現?!耙患艏堊髌返闹谱鹘^對不是靠簡簡單單的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就可以完成的,它要經歷設計、刀刻、顏染、裝裱4個大步驟38個小步驟?!辈┪镳^講解員曹慧中指著剪紙學員對眾人說,“他們正在進行的是刀刻這一道工序,我們不要求每個人每個工序都會都熟練,熟練的剪紙藝人制作一件剪紙作品也得花費一天時間,剪紙的制作需要團結協(xié)作而不是單打獨斗?!?/p>
“剪紙最難的其實不是作品制作本身,最難的是工具的制作,從刻刀到石蠟板(一塊木板中間挖一個小凹槽,鋪上蠟和草木灰攪拌冷卻。主要作用是作襯板用,這樣的襯面能減少對刻刀的損壞,用起來舒服)再到染料,這些都需要手工藝人們自己制作?!辈芑壑懈嬖V記者。
廣靈剪紙歷史悠久,是中國民間剪紙三大流派之一。2006年,廣靈染色剪紙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廣靈鄉(xiāng)間,幾乎每個百姓都會剪窗花,足見其底蘊深厚。
近年來,廣靈縣大力扶持剪紙產業(yè),引導傳統(tǒng)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yè)資源,小小剪紙已經成為農村婦女增收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張多堂告訴記者,依托剪紙職業(yè)培訓學校,每年培訓剪紙從業(yè)人員400余人。目前,剪紙產品種類由幾十種擴展到了數千種,產品更是遠銷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成為海外友人珍愛的藝術品。
“現在,廣靈剪紙產學研一體融合,一條集旅游、住宿、餐飲、娛樂于一體的產業(yè)鏈正在形成。為了讓廣靈剪紙走出山西,走向更大舞臺,我們不斷創(chuàng)新內容?!弊鳛閺埗嗵玫牡靡獾茏樱芑壑幸宦纷邅眍H為感慨。
過大年、貼窗花,寄相思、慶團圓,正因如此,剪紙似乎天然地攜帶著祝福意味。一紙情長,剪紙里的祝福說不盡?!耙惠呑雍涂痰都垙埓蚪坏?,從花鳥蟲魚、人物肖像到自然風光、名勝古跡,可以說剪紙已經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睆埗嗵酶嬖V記者,“對于一件剪紙作品來說,最重要的是設計,只有設計得好,最終的作品才能好?!?/p>
李學林 彭國強
舌尖晉韻 八碟八碗慶春華
晉源八碟八碗。李志江攝
春節(jié)期間,走進稻荷聽泉餐飲公司,一股濃郁的年味撲面而來,工作人員來回穿梭、切剁聲歡快悅耳、籠灶中傳出陣陣香氣。一名中年男人在人群中指揮若定,堅毅的面龐上透露著一絲不茍的神情,他就是晉源“八碟八碗”和晉源“犧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鄭永強。
鄭永強今年52歲,晉源區(qū)赤橋村人,出生于廚師之家。上世紀90年代初,鄭永強在學習了專業(yè)的烹飪技能后,到多家餐飲企業(yè)學習和工作,積累了豐富經驗。他深愛文化底蘊深厚、技藝獨特、味道出眾的晉源地方菜,逐漸走上傳承創(chuàng)新宣傳晉源飲食文化的道路。
談到晉源八碟八碗,鄭永強臉上充滿了自信并帶著一絲驕傲,他滔滔不絕地聊起了家傳30余年的晉源八碟八碗……
此時,廚房內兩名師傅正在做扒肉條,鄭永強指著碗里切得整整齊齊的肉條介紹:“傳統(tǒng)肉條味道獨特,但是大部分年輕人覺得肥膩。我們把原來所使用的肉換成現在的兩層肉,碗底帶皮肥肉只有較薄的一層,上面第二層用較瘦的腿肉代替,這樣既不影響傳統(tǒng)口味,也兼顧了不愛吃肥肉人群的需求?!?/p>
據介紹,晉源八碟八碗是年節(jié)婚嫁、祭祀祝壽、歷經時代演變形成的相對固定的經典菜肴。傳統(tǒng)風味八碟有:豬頭肉、馂雞塊(或馂肉勾兔)、皮凍(或肉馂)、蛋卷、豆芽素三絲、石花酸漬白、胡芹豆豆、大片蓮藕。八碗為:紅燒肘子、清湯扒肉條、喇嘛肉、清蒸丸子、晉祠米八寶飯、油燜豆腐、海米饅菜、燜灌腸。
隨后,鄭永強又指著一道菜肴說道:“這是我們做的八寶飯?,F在好多地方用江米、白糖混入點果仁等做八寶飯。我們所傳承的八寶飯堅持用晉祠大米,把米蒸得硬點,將自家做的玫瑰花醬、紅糖、白糖按比例配入。碗底放上蜜棗、桃仁、杏仁、京糕、果脯等,米飯中混入葡萄干等,然后再蒸至糖和各種果仁的香味融為一體,這樣才算成功。”
鄭永強邊走邊說如數家珍,從八碟八碗的歷史起源到發(fā)展變化,再到每道菜的制作特點,說不完、道不盡,讓人看到了他的那份匠心和堅守。
憑著30余年來對晉源飲食文化的熱愛,近年來,鄭永強先后獲中華金廚獎、滿漢全席全國比賽金獎、山西省烹飪技能大賽金獎等榮譽。2020年,在他的努力下,晉源“八碟八碗”和晉源“犧湯”分別申報成為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隨著短視頻興起,鄭永強開播抖音號,至今已經發(fā)布77期教做晉源菜視頻,收獲7萬多名粉絲。
今年春節(jié)期間,鄭永強和團隊推出真空包裝禮盒。他表示,未來將繼續(xù)不遺余力地宣揚“八碟八碗”和“犧湯”,并努力將之打造成宣傳晉源美食文化的名片。
山西日報記者李志江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