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者 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黃河新聞網記者深入基層,扎根群眾,圍繞山西轉型發(fā)展、鄉(xiāng)村振興、生態(tài)文明等方面進行采訪報道。反映山西各地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定格三晉大地全面小康“晉歡顏”。
“做夢也沒有想過能住上樓房!”原居住在青磁窯鎮(zhèn)孟家窯村的趙子華夫婦激動地說,“現在冬天不用劈柴燒火,不用挑水,什么都能買到,比以前好太多!” 趙子華夫婦口中的新型農村社區(qū),如今已經變?yōu)楝F實,群眾的住房條件得到飛躍式的改善和升級。2018年,渾源縣政府開展易地扶貧搬遷、采煤沉陷區(qū)治理、地質災害治理項目,開始籌建“思源社區(qū)”。現如今,802.3畝占地面積上整齊地排列著120棟住宅樓,7個鄉(xiāng)鎮(zhèn)、31個行政村、6192戶得到妥善安置。 趙子華夫婦回憶起三年前,社區(qū)里的村民都生活在渾源縣偏遠的小山村里,村里房屋簡陋,漏雨頻發(fā),平時的生活用品都得到很遠的鎮(zhèn)上購買,生活極為不便?,F如今,走進思源社區(qū),筆直寬闊的柏油路在幢幢樓房中穿過,路邊綠樹蔥蔥,灰藍色的樓房外墻面鑲嵌著寬敞明亮的玻璃窗,舒適、溫馨之感令人神往。 原居住在千佛嶺鄉(xiāng)紅泉村村民閻金梅說:“原來,不但吃水不方便,水質也不好;交通閉塞,遇上下雨下雪,根本出不了門;看病上學更是難上加難。而現在,道路通暢,交通便捷,幸福指數也提升了,政府不僅解決了住房問題,還給我們在家門口提供就業(yè)機會?!?/p> 另外,思源社區(qū)還設立了鐘點課堂、服務港灣、愛心超市、金牌調解、愛心驛站、社區(qū)衛(wèi)生所等13個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室,豐富居民業(yè)余生活。其中,社區(qū)依托鐘點課堂定期開展政策知識學習、實用技術講解等活動,以“精神翻身”帶動“經濟翻身”。同時開展高中生“雨露計劃”,積極落實大學生“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確保教育資源惠及民生。村民介紹,大型實景劇《神溪記憶》中的演員中,有158余名來自該社區(qū)的搬遷群眾,大家參與性極高,既豐富了社區(qū)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2019年,渾源縣思源社區(qū)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幫助村民裝修設計,教老百姓用電用水,還幫助村民找工作,村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鼻啻鸥G鎮(zhèn)孟家窯村支部書記常振龍表示。 未來,思源社區(qū)還會繼續(xù)為老百姓的生活竭盡所能。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