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在线免费观看AV_国产又色又粗又黄又爽黑人_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_九七无码免费人妻超级

永和紅棗品質口感獨特 六位第一書記站臺“背書”

2016-01-11 09:28:57 來源:山西新聞網

▲永和縣縣委書記加天山(左三)、永和縣閣底鄉(xiāng)兩位第一書記(左一、二)在棗農家調研,了解紅棗滯銷情況

▲因面臨滯銷困境,大量好品質的紅棗囤積在棗農家中

    

    2015年,臨汾市永和縣迎來紅棗大豐收,但豐收背后卻是棗農舒展不開的眉頭。永和縣2015年紅棗產量達4000多萬斤,但受到市場、宣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大量紅棗滯銷,農民非常發(fā)愁。
    2015年8月,我省選派近萬名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進行精準扶貧,為民辦事。臨汾市永和縣閣底鄉(xiāng)的6個村迎來了第一書記,這幾名第一書記同時也是省委駐永和縣農村工作隊隊員。2015年11月,永和縣委、縣政府發(fā)現永和縣紅棗大量滯銷現象,便立刻與農村工作隊共同想對策、進行調研,還嘗試帶著紅棗去闖市場。
    今年1月4日,受永和縣委、縣政府委派,6個村的第一書記來到本報,希望本報關注永和紅棗滯銷難題,并呼吁社會各界為永和紅棗的出路想辦法。13日,永和縣委書記、縣長還將帶著永和紅棗來太原參加年貨展銷會。

    2000多萬斤紅棗滯銷

    1月5日,記者前往臨汾市永和縣。汽車一進入永和縣,道路兩旁成片的棗樹林就映入眼前。雖已過了紅棗采摘的季節(jié),但如此龐大的種植規(guī)模,仍能讓人感受到這里紅棗豐產的場面。
    永和縣地處黃河沿岸,黃河流經永和縣境內68公里,自北向南形成七個大灣,從空中俯瞰宛如一條巨龍,被命名為乾坤灣。據當地村干部介紹,位于乾坤灣的四個鄉(xiāng)鎮(zhèn),一直以種紅棗為生。因這里的土壤為沙質土壤,深厚而疏松,加之干旱少雨,無霜期長,獨特的小氣候使得在此生長的紅棗肉厚、味甜,營養(yǎng)價值高,在唐朝時被譽為“貢品紅”。
    永和紅棗如此獨特,為何如今會面臨滯銷困境?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開始逐村探訪。
    1月5日14時許,剛剛賣紅棗回來的郭雙喜滿臉惆悵,走在村子口將三輪車停在路旁,將賣得的500多元錢數了三遍?!皾M滿的一三輪車紅棗才賣了五百多塊錢,這價格也太低了?!惫p喜說。
    郭雙喜家住在永和縣閣底鄉(xiāng)陰德河村,全家的收入主要靠賣紅棗。他家2015年種了30多畝紅棗,能產棗4000多公斤,按照往年的價格能收入2萬多元。從去年10月下旬開始,全家人一起動手開始打棗,每天都要在地里忙活十幾個小時,原本以為紅棗產量比較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沒想到他將紅棗拉到市場賣時發(fā)現,價格比往年低了一倍還多。
    陰德河村是靠近黃河沿岸的一個村子,記者在村里看到,幾乎每家每戶院里都晾曬著紅棗。品相好一些的棗,農民們舍不得吃,就存放在窯洞里,期盼著等到棗子價錢再往上漲一點時賣掉?!皸椯u不出去,棗農無任何經濟來源,過日子都成了大問題?!痹摯鍡椶r郭錫亮無奈地說。
    1月5日17時許,記者來到永和縣打石腰鄉(xiāng)河澮里村,這里因地理水土等原因和農業(yè)專家的管護,產出的紅棗口感和品質較好。記者調研發(fā)現,盡管河澮里村的紅棗名聲在外,品質好的紅棗能賣到25元/斤以上,但仍面臨滯銷的困境。“往年我都把棗運往西安賣,銷量好、價位也不錯。可現在我沒敢去,因為往年都有人上門來收棗,如今卻還沒人來收,我怕拉一車去外地賣不出去,還得賠上運費?!贝迕褓Z海民說。
    據粗略統計,永和縣目前共滯銷紅棗2000多萬斤。永和縣林業(yè)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造成永和紅棗大量滯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棗農多數都是自產自銷,沒有穩(wěn)定的市場,沒有穩(wěn)定的加工轉化渠道,沒有贊譽度高的品牌,因此很難實現穩(wěn)定的收入和高額的回報。

    傳統的自產自銷等客上門模式亟待改變

    “2015年是永和紅棗的豐收年,產量4000多萬斤,是永和縣歷史上紅棗最豐收的一年,但也是第一次遭遇如此嚴重的滯銷?!?月5日20時,永和縣賓館會議室內,永和縣四大班子成員、省委駐永和縣農村工作隊隊員、棗農代表、當地紅棗企業(yè)代表等30余人商討紅棗滯銷問題。永和縣縣委書記加天山說,永和紅棗豐產卻滯銷的問題,亟須尋找破解的辦法,讓當地農民安心過個年?!坝篮图t棗品質、口感都很好,消費者很認可,但村里農民都是自產自銷,導致紅棗銷量不好?!睘榱私o永和紅棗的出路想辦法,今年元旦,農村工作隊隊員、永和縣閣底鄉(xiāng)奇奇里村的第一書記郭若橋帶著紅棗去闖市場,三天賣出紅棗2300余公斤。座談會上,他向與會人員介紹了他帶紅棗闖市場的心得。“市場對永和紅棗的了解不夠,把棗拉到臨汾市賣,銷量還不錯,可到了太原等大城市,消費者就不太了解?!薄霸蹅冇篮蜅椏诟泻推焚|相當不錯,但因其水分含量高,存儲不當很快就會壞?!薄昂屯獾貤椣啾?,咱們的棗個頭不算太大。”……會上,永和縣棗農、紅棗企業(yè)代表、鄉(xiāng)干部等人直述紅棗產業(yè)現狀,你一言我一語地分析著滯銷根源。
    座談會足足開了4個小時,凌晨才結束。永和縣縣委書記加天山,永和縣政府縣長范洋平詳細羅列出紅棗滯銷現狀,并當即安排解決方案,決定次日啟動密集調研,對紅棗銷售環(huán)節(jié)和滯銷量重新摸底。
    永和紅棗為什么會出現銷售難的問題?“其中傳統的銷售觀念還沒有徹底改變。前幾年永和紅棗根本不愁賣不出去,買家會直接找到廠子里購買,看好之后買家會直接裝車拉走?!币晃患t棗公司負責人說,永和縣傳統的銷售辦法一直持續(xù)到現在,習慣客商一收購就是一車,對賣一箱兩箱紅棗這種生意根本瞧不上眼。
    紅棗出現銷售難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多數紅棗加工企業(yè)只是對紅棗進行簡單的烘干包裝,并沒有開發(fā)適銷對路的深加工產品,再加上紅棗加工周期性短,一年開工時間只有兩三個月,許多紅棗加工企業(yè)大多數時間都在歇業(yè)。
    永和縣林業(yè)局對永和紅棗產業(yè)發(fā)展現狀進行調研時發(fā)現,銷售渠道單一,在一定程度上使永和紅棗銷售輻射面窄。而永和紅棗產品主要是干棗,通過自然晾曬風干制成,產品附加值低,目前還沒有深加工特色產品,一旦出現產品過剩,極易造成價格下跌。
    此外,農村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管護棗樹的大都是一些年齡較大的老人。棗農隊伍萎縮、棗園粗放式管理成為紅棗栽植的普遍現象。另外一個制約因素是,當地交通不便,物流價格昂貴,往外銷售成本太大。

    上千年的棗樹品種品質口感獨特營養(yǎng)價值高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永和當地主栽品種為“條棗”,屬木棗系列制干品種,約占當地栽培總面積的90%以上,該品種品質中上,豐產性較好。“當地棗樹多數都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品種從唐朝時延續(xù)至今,農民們認為這是祖先留下的財富,他們對自己栽種的永和紅棗口感贊不絕口。即便外面的市場品種如何更新換代,他們也從來沒想過更換棗樹的品種?!庇篮涂h閣底鄉(xiāng)陰德河村大學生村官郭海林告訴記者。
    一面是市場更替的品種、消費者挑剔的追求,一面是永和縣棗農想守住千年棗樹品種的堅持。面對這樣的現狀,如何為永和紅棗找出路?省委駐永和縣農村工作隊隊長、永和縣閣底鄉(xiāng)東征村第一書記郭紅波,帶著永和的紅棗趕往百公里之外的山西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請專家為永和紅棗的發(fā)展想辦法?!霸浻腥藢τ篮图t棗進行過檢測,里面的營養(yǎng)元素含量較高,其中所含的環(huán)磷酸腺苷,能提高人體免疫力?!鄙轿魇∞r科院果樹研究所研究員李登科介紹,永和地處黃河沿岸,黃河邊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土層較濃厚,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形成了永和棗獨特的口感和品質。
    既然永和紅棗品質不錯,那為啥銷售現狀不容樂觀呢?李登科認為,影響紅棗銷售的原因,可能是信息不對稱,“需要棗的找不見有好棗的地方,賣棗的地方找不見需要的人?!崩畹强普f,應該從暢通各類銷售渠道上想辦法,還要加強對品牌的宣傳。
    棗農不愿意更換有著上千年歷史的棗樹品種,難道就沒有好辦法讓棗被市場所接受嗎?如何讓永和棗在傳統基礎上有新改良?李登科認為,大力興建示范園作為新品種、新技術、新理念的展示平臺,讓棗農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感受到新技術所帶來的好處,這樣才能吸引他們主動學習掌握新的管理技術。此外,對現有棗樹進行科學的管護,就能使現有品種的品質得到更大提升。

    六位第一書記共同為永和紅棗站臺“背書”

    “不能再等客戶上門收棗了,我們應該聯合村民,主動走出去,把永和紅棗的品牌推向市場?!惫魳驅τ浾哒f。
    2015年8月,我省選派近萬名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進行精準扶貧、為民辦事、建強基層組織等。2015年9月、10月正是紅棗收獲的季節(jié),2015年11月,省委駐永和縣第27批農村工作隊大隊長李新春了解到永和縣紅棗滯銷的情況后,立即與駐村的幾名第一書記進行溝通、協調,并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自結合本村實際情況,為農民們想辦法。于是,幾位駐村的第一書記便投入到了為永和紅棗謀出路的工作中。“如今是個信息化的時代,我們想嘗試把永和紅棗放在網上賣,我們去宣傳永和棗的特點和品質,讓廣大網民、外省的消費者了解永和的紅棗?!瘪v永和縣閣底鄉(xiāng)陰德河村第一書記喬柏陶告訴記者,他在任第一書記的這半年多時間,全面深入地了解了永和棗的現狀和品質,他對永和棗很有信心。
    為了給永和紅棗找出路,閣底鄉(xiāng)東征村第一書記郭紅波連日奔波請果樹專家支招,請報刊、廣播、電視臺、互聯網及年貨展銷會等為棗農想辦法?!拔以谙?,如果把永和紅棗打造成一個全新的品牌,精準地對它的品質、存儲方式、口感特色等進行定位,推向市場,或許永和紅棗能闖出一條出路?!惫t波說?!霸谟篮涂h扶貧的第一書記不只有我一個人,永和縣閣底鄉(xiāng)6個村的6位第一書記,都在為永和紅棗的發(fā)展出謀劃策,我們想共同為永和紅棗‘站臺’,幫助棗農把滯銷的好棗賣出去?!惫t波說,他們6位第一書記為永和紅棗“站臺”,保證棗的品質和口感,希望社會各界共同助力,讓永和的棗農過個安心年。
    1月6日,在記者離開永和縣的路上,第一書記喬柏陶指著一條正在施工的道路告訴記者,“永和的交通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發(fā)展的一個因素,這條路今年就能修好,相信能為永和棗打開一個好銷路。我很期待?!?br/>    目前,山西晚報商城也加入到解決永和紅棗滯銷的隊伍中,相關負責人正在與永和縣委、縣政府洽談,爭取讓永和紅棗早日入駐本報商城平臺,上架銷售,讓更多百姓可以品嘗到品質好、價位合理的永和紅棗。

本報記者 李飛飛

     

責任編輯:席沛釗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相關閱讀

    本文暫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