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0月18日訊(記者 趙德偉)山西B級以上信用等級的進出口企業(yè),其貨物在檢驗檢疫方面已實現(xiàn)十省直通。記者今日從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山西已啟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檢驗檢疫一體化,實施“兩直”制度,即11個直屬檢驗檢疫局對檢驗檢疫信用等級B級及以上的企業(yè)的進出口貨物實施“出口直放”“進口直通”,并在全省實現(xiàn)出入境檢驗檢疫“三通”。
今年6月17日,絲綢之路經濟帶11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包括山東、山西、內蒙古、河南、四川、陜西、甘肅、青海、寧夏、西藏和新疆),共同簽署《絲綢之路經濟帶檢驗檢疫區(qū)域一體化合作協(xié)議》,正式啟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出入境檢驗檢疫一體化;7月1日,正式實施絲綢之路經濟帶“出口直放”;9月7日,正式實施絲綢之路經濟帶“進口直通”。
“出口直放”實施前,山西檢驗檢疫局轄區(qū)內的出口貨物在檢驗檢疫合格后,需憑山西檢驗檢疫局出具的換證憑單,到口岸局換取口岸檢驗檢疫機構簽發(fā)的通關單,然后辦理報關手續(xù);口岸檢驗檢疫局按比例抽查,若被抽中,又需要兩三天;如今可直接憑通關單辦理手續(xù)?!斑M口直通”實施前,目的地在山西的進口貨物需先在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報檢,流向至山西檢驗檢疫局之后再實施檢驗檢疫;如今可直接申報?!皟芍薄睂嵤┖?,在省外其他口岸通關的該省進出口貨物,不再實施口岸查驗,由以往的口岸、內地“二次報檢”轉為“一次報檢”,每批貨物節(jié)省口岸報檢、報關、貨物滯港時間2—3天,每個集裝箱降低500元物流和口岸查驗成本。
隨著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啟用“三通”一體化模式,轄區(qū)內原有的8個出入境檢驗檢疫分支機構轄區(qū)界限限制已完全打破。9月21日,該局首批4單貨物順利實現(xiàn)省內“三通”。該批“三通”貨物為河津賽奧食品有限公司的出口木托,產地歸屬為侯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轄區(qū),外貿公司在太原,以往需由侯馬實施出入境檢驗檢疫,并領取證單后送至太原交單。如今,公司在出入境檢驗檢疫完成后即可在太原領取證書。
○名詞解釋
“三通”:從2015年9月1日起,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山西省內檢驗檢疫信用等級B級及以上企業(yè)的進出口貨物實施“通報、通檢、通放”
“通報” 指企業(yè)可自主選擇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轄區(qū)內任一檢驗檢疫機構辦理進出口貨物的報檢手續(xù),報檢時須提交所需報檢隨附資料;
“通檢”指在出入境檢驗檢疫業(yè)務屬地化管理的基礎上,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轄區(qū)內檢驗檢疫機構對貨物的檢驗檢測結果互認;
“通放” 指經檢驗檢疫合格的貨物,企業(yè)可以選擇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轄區(qū)內的任何一家檢驗檢疫機構申領相關單證、辦理通關放行手續(xù)。
“兩直”:“出口直放”“進口直通”
“兩直” 指直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之間,對檢驗檢疫信用等級B級及以上的企業(yè)的進出口貨物實施“出口直放”“進口直通”。
“出口直放”指在出入境檢驗檢疫直屬局之間,遵循“誰檢驗、誰負責”的基本原則,可由產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受理報檢、實施檢驗檢疫。查驗合格后,直接簽發(fā)通關單,并將通關單電子信息發(fā)送至對應海關,口岸檢驗檢疫機構不再查驗換單;
“進口直通” 指對符合規(guī)定的進口貨物,企業(yè)可以選擇直接向目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申報,入境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根據(jù)目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的流向信息,對貨物實施必要的檢疫處理措施后予以放行,貨物直接運至目的地后,由目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施后續(xù)檢驗檢疫和監(jiān)管。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