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在线免费观看AV_国产又色又粗又黄又爽黑人_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_九七无码免费人妻超级

軍民協(xié)作殲頑敵——“抗戰(zhàn)歲月”篇之襄汾縣

2015-08-12 10:11:03 來源:臨汾新聞網

    臨汾新聞網訊 抗日戰(zhàn)爭時期,襄汾縣緊靠臨汾,東有塔兒山,西有呂梁山,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占領襄陵河東地區(qū),就等于控制了同蒲鐵路和太風公路,占領塔兒山就等于控制了襄陵、臨汾、浮山等6個縣的大片地盤。因此,襄汾就成了敵我雙方必爭必占之地。

    6月10日,記者驅車到達襄汾縣陶寺鄉(xiāng)張再村的英雄廣場,褐色的墻壁上刻畫著人物抗戰(zhàn)的事跡,三名年輕英武的戰(zhàn)士,俯身趴在地上,雙手緊握步槍,面朝前方……一旁高約10米的碑上,“抗日英雄紀念碑”七個紅色大字在陽光的照射下異常耀眼。

    抗日戰(zhàn)爭勝利至今已有70周年,如今,戰(zhàn)爭的硝煙早已散盡,每當看到戰(zhàn)場遺址,仿佛重現著昔日戰(zhàn)斗的場景。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襄汾縣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zhàn)由此拉開序幕。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襄陵、汾城抗日救亡團體就迅速成立,僅汾城自衛(wèi)隊就有500多人。黨政軍民上下一致,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游擊戰(zhàn)爭。”襄汾縣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高峰對記者說道。

    “三光”政策造慘案

    1938年2月,敵軍的5架飛機盤旋在襄陵、汾城上空,投下炸彈多枚,轟炸兩縣縣城及附近村莊。在襄陵,炸死炸傷軍民近50人?!懊刻煸缟闲褋恚伎梢月牭綐屄?,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上課的時候,還有人在外面放哨,就連鋪蓋卷都要扛著,隨時準備好轉移?!睂τ诋敃r僅有8歲的市老區(qū)建設促進會副會長王德貴而言,模糊的記憶成為一段難忘的經歷。

    1939年3月,日軍對沿山及以往抗日力量集聚的村莊瘋狂地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僅受災15個村莊統(tǒng)計,燒毀房屋10993間、廟宇29座、搶走和燒毀糧食166.5萬斤,搶走牲口83頭,殺害無辜群眾138人。在汾城縣城小東關的幾眼枯井,成為遇難者的葬身之地。在敵軍的打靶場,日寇經常把抓去的人綁在樁子上活活讓狗咬死,用刺刀刺死……據史料記載,1941年農歷11月初九深夜,日軍300余人,襲擊原汾城的東侯、南侯、北侯三村,一天放火燒毀民房788間,糧食40萬余斤,衣物兩萬余件,燒死、殺死群眾43人,擄走村民16人(無一人生還),致使100余戶人家,千余名平民無家可歸,制造了駭人聽聞的三個侯村大慘案。

    另外,以其軍事裝備優(yōu)勢,偷襲、圍剿抗日武裝,利用特務、漢奸,秘密偵探,破壞我黨的地下組織,還推行其“強化治安”“以華治華,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的政策。抓丁要夫,擴充偽軍,增設碉堡,嚴密控制。

    巧用戰(zhàn)術斗日軍

    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塔兒山腳下原本祥和寧靜的小梁村也激起了波瀾。

    經過一路顛簸,記者終于到達塔兒山下“小梁河伏擊戰(zhàn)”遺址。

    如今,在小梁村南邊的道路兩側,映入眼簾是一大片麥地,隱約看到兩邊地勢稍低?!澳憧?,中間的最低處就是當初的河床,兩側是高地,他們就是從這個位置進行伏擊……”襄汾縣新聞中心主任張建華指著道路的兩側對記者介紹。

    1938年,縣委委員召開軍民抗日動員大會,號召人民奮起抗日,保家衛(wèi)國,組建游擊隊,抗擊日軍。同年2月,黨、政、軍及各群團組織決定撤離縣城,途中吸收了一部分隊員,因而成為“汾城縣抗日游擊支隊”。在3月上旬,提前到達峪口埋伏日軍,峪口群眾紛紛攜帶大刀、長矛、棍等前來參戰(zhàn),日軍慌忙南逃。這一次戰(zhàn)斗雖然規(guī)模不大,卻是支隊成立后的第一仗,隊員們編了順口溜:“小小縣武裝,三人一條槍,今日初打仗,不怕敵瘋狂……”

    1943年4月初,游擊大隊掌握了鄧莊集日時安李、陶寺日偽軍的活動規(guī)律,決定組織一次伏擊。部隊埋伏在陶寺通往鄧莊必經之路的小梁河北岸和兩側的高地上。8日上午,由姚登山指揮伏擊主力將敵人攔腰截斷,奮力拼殺。這次戰(zhàn)斗,日軍被斃3人,偽軍1人,傷、俘數人,繳獲一批武器彈藥。這一仗,給日本侵略軍以沉重的打擊,使游擊隊在塔兒山下站穩(wěn)了腳跟,并贏得了一個相對安定的時期。

    1945年2月,一天之間,陶寺、中梁、李莊等村群眾二三百人,由內線人員配合,搶了陶寺日偽軍糧庫,搶走敵糧約兩萬余斤。群眾連夜將路上撒的糧食全部打掃干凈,    使敵人沒法得到任何痕跡搜查。

    軍民協(xié)作共殲敵

    在抗日戰(zhàn)爭中,襄汾縣涌現了一大批英雄人物,汾城的李娥子就是其中一員。

    從1939年到1943年,李娥子的娘家一直是汾城地下黨的秘密聯(lián)絡點。因為這個村不僅離縣城近,而且依溝靠路,來去方便,容易躲避轉移,更重要的是李娥子娘家院里有兩個好鄰居:一個叫張南軒,他和李娥子的丈夫張子貞同在日偽差傜局干事;一個叫李連生,共產黨員。他們都是我黨的地下情報偵察員。加上李娥子熱情支持和參與抗日斗爭,他們成了很好的搭檔。每當地下人員在她家接頭、開會,她總是習慣地在家門口大槐樹下納鞋底,站崗放哨,接待來人。

    在日閻統(tǒng)治時期,傳遞情報,對李娥子來說,好像是“本職”。她常常利用農家婦女不易引起敵人注意的便利,為黨傳送情報,出沒于鬼子眼皮底下。有一次,從“內線”人員獲悉:日軍騎兵第二天要到膏腴一帶“掃蕩”,但城防森嚴,情報無法送出去。李娥子就扮作給地里人送飯混出城??谷瘴溲b得到消息后,她在汾城膏腴村的必經之地——雞院附近擺下了“耙齒陣”,將耙齒朝上埋在日軍必經要道上,伏擊了日軍,并大獲全勝。

    八年抗戰(zhàn)中,黨組織領導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配合友軍作戰(zhàn)300余次、殲滅日偽軍近千人,贏得了勝利。然而不幸的是,抗戰(zhàn)中的郭壽天、王子英、周三元……這些英雄人物,他們?yōu)榱它h和人民的利益,浴血同敵人進行了頑強的斗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記者 段小婷 實習生 衛(wèi)亞楠 


     

責任編輯:秦芳媛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