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張春茂) 6月4日,記者從我市2020年第四次重大氣象服務新聞發(fā)布會了解到,自5月31日侯馬開鐮收獲以來,市氣象局多措并舉服務夏收,確保全市小麥顆粒歸倉。
據了解,我市小麥由南向北梯次成熟,自侯馬開鐮收獲以來,曲沃、翼城、襄汾、堯都、洪洞等地的旱地麥田也相繼開鐮收獲,截至6月3日,已收獲小麥5.86萬畝。今年全市小麥收獲周期將歷時20余天,預計6月下旬結束。
為全面做好麥收期氣象服務工作,市氣象部門成立了麥收期氣象服務領導組,制定了詳細的氣象服務方案,實行局領導帶班,專業(yè)崗位雙人配置,并定期舉行專家會商等工作制度;運用智能網格預報一體化業(yè)務平臺,制作發(fā)布5公里逐3小時精細化預報,積極撰寫麥收期專題服務材料;積極與涉農部門合作,通過電視、電臺、微博、微信等多種方式,及時把天氣預報及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fā)送給農業(yè)工作人員;為避免冰雹天氣對夏收造成影響,對全市氣象所用的19門高炮和34部大型火箭發(fā)射架進行了全面檢修,彈藥準備充足,并對作業(yè)人員進行了培訓考核;組織夏收氣象服務小隊到各縣(市、區(qū))主要產麥區(qū)開展田間氣象服務,提供最新天氣預報,科普氣象知識。
市氣象臺負責人表示,小麥收獲關系著全市農民的“糧袋子”,氣象部門將通過落實各項措施,為小麥收獲提供精準服務,確保小麥顆粒歸倉。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