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理想,就沒有追求;沒有信念,就沒有奮斗。吉縣車城小學校長陳亞萍,把“辦人民滿意的學校”作為自己的信念,不懈追求,努力奮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
用先進文化提升學校品質(zhì)
2006年9月,陳亞萍由一名普通的教師走上了車城小學校長的領導崗位。該校是全縣學校布局調(diào)整、教育資源整合中新建的一所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校園設施和環(huán)境尚未完善,教師思想還比較松散。如何凝聚思想、提振士氣,陳亞萍帶著這個問題,認真學習學校管理方面的理論書籍和經(jīng)驗材料,虛心向老領導、老同志請教,確定了用“先進文化提升學校品質(zhì)”,用“愛與責任辦人民滿意的學?!钡睦砟?。
陳亞萍在優(yōu)化、美化校園環(huán)境時,突出人文環(huán)境建設。她根據(jù)校園不同場所和部位,精心制作了既有育人功能、又獨具美感的圖文并茂的版面和標語、警示牌,讓每一面墻壁都“說話”,校園處處育人。她還要求班主任和生活老師每人寫一句寓意深刻、生動感人的學生寄語,制作成精美的彩色圖片,裝入鏡框,作為班級和宿舍的名片。此舉時時激勵和鞭策學生,成為校園文化的又一亮點。
“以閱讀啟迪智慧,用經(jīng)典滋潤心靈。”她采取擠和省的辦法,每年都拿出一部分專項資金,購置圖書,建立了學校圖書閱覽室,學校藏書達近萬冊。她還采取捐一本、讀百本的辦法,建立了班級、宿舍圖書角。班級、宿舍圖書角都具有個性獨特、趣味鮮明的名稱,如“小書蟲俱樂部”、“百味書園”、“小蜜蜂圖書角”、“喜洋洋圖書角”等,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了推動校園讀書活動的開展,她還舉辦了以《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黃河壺口詩文集錦》等為主要內(nèi)容的經(jīng)典誦讀展示活動。2009年、2010年,吉縣關工委、吉縣教科局先后在該校召開了“校園文化建設現(xiàn)場會”、“中華魂”讀書活動現(xiàn)場會,對他們的經(jīng)驗進行宣傳推廣。
用親情溫暖學生心靈
2008年以來,車城小學的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學生人數(shù)由80多名增加到了230多名,其中寄宿學生90余名。這些學生有的來自學管區(qū)的19個自然村,最遠的離校30余華里,也有的來自學管區(qū)以外的其他村委和鄉(xiāng)鎮(zhèn)。他們之中有殘疾兒童、單親和留守兒童,還有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由于自然條件和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有的學生學習基礎差,有的行為習慣不良,有的心理不健康,還有的缺乏生活自理能力。陳亞萍與教師們多渠道了解學生,及時為學生排憂解難,有的放矢地做思想工作,特別是對一些特殊家庭的學生給以親情般的關愛。李嗣桐父母離異,跟爺爺奶奶生活,由于母愛的缺失,從小形成膽怯、自卑的心理,整天少言寡語,悶悶不樂。陳亞萍就經(jīng)常找他談心,給他送學習用品,鼓勵他參加學校開展的經(jīng)典誦讀和文藝展演活動,對他的點滴進步及時肯定與表揚。嗣桐逐漸堅強起來,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五年級學生時彩琴家住人祖山下的西河溝,山高溝深,離校30余里。一天班主任反映彩琴有三天沒來學校了,陳亞萍知道后,立即與生活老師騎摩托車去家訪。在高低不平的土石路上,經(jīng)過40多分鐘的顛簸,終于來到彩琴家。原來彩琴見家里困難,交不起生活費,就悄悄退學,上山挖藥材賺錢貼補家用。陳亞萍拉著彩琴的手親切地說:“孩子,你小小年紀就知道為父母分憂,真是個懂事的孩子。但你現(xiàn)在是讀書學習的時候,如果現(xiàn)在放棄學習,就會成為文盲、科盲。掌握不了謀取幸福生活的本領,將來你還會像父母現(xiàn)在這樣過苦日子啊!如果交不起生活費,老師給你想辦法,學一定要上!”彩琴的父母聽了感動地說:“孩子,看陳校長對你多好,聽校長的話,繼續(xù)上學吧!”彩琴重返學校后,陳亞萍按規(guī)定給她發(fā)了寄宿生生活補助,又拿出470余元工資資助她上學,彩琴順利讀完了小學,以優(yōu)異成績升入初中。
“表率的作用是無窮的”。在陳亞萍的帶動和影響下,該校無論是班主任、任課教師還是生活老師、后勤職工,都像父母一樣呵護每一個學生,使他們在學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以快樂向上的態(tài)度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吹胶⒆訉W習進步了,懂禮貌了,講衛(wèi)生了,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家長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用人格魅力贏得教師尊重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爭艷春滿園”。從一線教師到一校之長,在角色轉變的過程中,陳亞萍深知,校長只有以身作則,處處為教師們起表率作用,才能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熱情,增強教師的凝聚力。
去年秋天,她請產(chǎn)假不滿百天就到學校上班。白天在學校勞累一天,晚上回到家還得照顧孩子,由于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患上了腦神經(jīng)衰弱癥。失眠加上重感冒,高燒不退,渾身無力。聯(lián)校領導奉勸她請假休息看病。但她想,學校剛開學,各項工作還未步入正軌,自己怎么能離開呢?她仍每天堅持按時上下班,中午放學后把醫(yī)生請到學校輸液,一連七天,直到病情好轉。老師們感動地說:“陳校長真是輕傷不下火線??!”
今年正月開學的前幾天,天氣突然降溫,格外寒冷,學校的暖氣管道多處凍壞,若不及時維修,將會影響孩子們正常開學。陳亞萍堅守在學校,打著手電,同丈夫與維修工堅持干了多半夜。第二天凌晨一點多鐘,寒冷加上勞累,她感覺兩腿酸軟,實在支撐不住了,才躺在床上休息了半個多小時,又強忍著疲憊堅持了一個小時。凌晨兩點多鐘,暖氣終于修好了,亞萍如釋重負。第二天新學期按時開學了,當她看到全校師生走進溫暖的教室和宿舍時,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絲絲的。但下午放學回家,當她看到不滿周歲的孩子因晚上找不到媽媽,哭得紅腫的眼睛時,心里十分愧疚,淚水奪眶而出。然而為了全校師生,她無怨無悔。
在陳亞萍幸福的家庭里,丈夫的工作需要她支持,兒女的成長需要她的撫養(yǎng),年逾花甲的父母親需要她的陪伴……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百余名寄宿學生的吃、住、拉、撒和安全更需要她操心。她舍小家顧大家,為了工作,孩子不到五個月,就斷了奶,丟在家里讓婆婆照顧;為了工作,父親意外出了車禍住院后,她白天堅持在學校忙碌,晚上才匆匆趕到醫(yī)院陪伴照料父親;為了學校發(fā)展,她寬容大度,與教師坦誠相待,尊重老同志、鼓勵新同志、關心有困難的同志、團結有意見的同志,受了責怪默默承受,受了委屈悄悄抹眼淚;為了工作,她擠時間孜孜不倦地學習、充電,掌握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爭做教育教學工作的行家里手……
幾年來,陳亞萍以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盡職盡責的工作態(tài)度、優(yōu)良的業(yè)務水平贏得了教師的尊重和信任。該校先后被評為縣文明學校、寄宿制學校管理先進單位、市綠色學校等。她本人也被評為全市教研工作先進個人、十佳女校長等。(張立忠 強旭中 張建紅)
【責任編輯: 高卓然】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