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從蒸汽機車、內(nèi)燃機車、電力機車,再到高鐵列車,火車時速從40公里“飛”到350公里,臨汾機務段楊家祖孫三代火車司機參與、見證了新中國鐵路發(fā)展的輝煌史。
敬于安全、貴于傳承、成于家風,變化的是車型,不變的是情懷;變化的是時光,不變的是信念,楊家三代火車司機,不論經(jīng)歷怎樣的艱苦,克服怎樣的困難,始終如一地履行著安全正點的工作職責。在他們的講述中,幾十年的歲月悠然鋪陳——
工作環(huán)境 差強人意
今年79歲的楊慶堂是楊家第一位火車司機,汽笛一聲長鳴……”或許是很多人關于火車最初的記憶。
之所以選擇這個職業(yè),與他的父親楊鳳祥有關。1959年的一天,身為臨汾機務段火車檢修工的楊鳳祥突然離世,當時成績優(yōu)異、正準備考大學的楊慶堂從太原趕回來,料理完父親的后事,作為獨子,為了照顧體弱的母親,他含淚休學頂班,成了臨汾機務段的一名司爐工。
“要當火車司機,必須從司爐做起?!碑敃r,火車的動力來源是蒸汽,跑一趟得用七八噸煤燒水,全靠司爐一锨一锨填進去,一趟車下來,燒成的煤渣還得掏出來,常常累得胳膊抬不起來。而司機、司爐除了牙齒是白的,渾身都是黑的。
1970年,通過考試,楊慶堂如愿以償?shù)爻蔀槟贤丫€上第一批開上建設型、人民型蒸汽機車的司機。蒸汽機車車頭的后邊是鍋爐房,然后是駕駛室、煤水車、車廂。坐在狹小的駕駛室里,最難熬的就是每年的三伏天和三九天,夏天如同蒸桑拿,冬天猶如進冰窟?;疖嚿吓溆姓緳C、副司機和司爐三個人。司機在左側,開車時要探出半個身子瞭望前方,風吹日曬雨淋,火車時速幾十公里,司機的感受可想而知。
楊慶堂上班必須帶著檢查錘、手電和毛巾,檢查錘是最重要的,全靠這個判定事故;因為車頭不封閉,一過山洞,煙和煤渣子排不出去,就得用毛巾捂住嘴和鼻子,這條毛巾可以保命的,不用的時候圍在脖子上,還能防止煤灰進入衣服?!本褪沁@樣艱苦的環(huán)境,楊慶堂開著蒸汽機車跑了整整26年,安全無事故光榮退休。
“我小時候特別羨慕火車司機,我爸那時候多神氣呀,有句話形容火車司機‘離地三尺活神仙’‘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能開著火車到處跑多好!”就是因為這份美好的向往,1984年,同樣是19歲,楊慶堂的兒子楊子華也當了司爐。
當了兩年司爐、3年副司機后,1990年,楊子華考試“一把過”,成了正式火車司機?!伴_了15年蒸汽機車后,2005年,我終于開上了內(nèi)燃機車,雖然沒有鍋爐了,但是柴油機運行的噪音及車輪與鐵軌碰撞的噪音很大,正副司機溝通主要靠吼?!?/p>
正是由于“又臟又累、工作枯燥”,楊子華的兒子楊玉峰從小就沒想過當火車司機。“我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去找我爸,那時候他開內(nèi)燃機車,火車頭里到處都是油,摸哪兒都一手黑,我爸身上臟,臉也黑,我就受不了?!睂Ω赣H的職業(yè),楊玉峰從小就是排斥的,可沒想到,長大后,他也成了一名火車司機。
2013年,楊玉峰從山西大學畢業(yè)后當了健身教練,太原客運段“晉之星”高速動車組正式運行時他坐了一次,我覺得這車特別給力,尤其是駕駛艙非常安靜、干凈?!本褪沁@“一見鐘情”,激發(fā)了楊玉峰骨血中那份火車司機的情懷,他也參加了鐵路的招考,在同一批參加工作的小伙伴中,他第一個獨立頂崗、第一個取得電力機車駕駛證。
工作壓力 不言而喻
安全準點,對于火車司機來說,是工作原則,是責任,是對所有旅客許下的承諾?!翱忌纤緳C后,單位給我配發(fā)了一塊國產(chǎn)的金鹿懷表。那時候車上沒表,每天上班要與行車值班長對表、與車站對表、與運轉車長對表,因為有了這塊懷表,26年的司機生涯中我沒有出過晚點事故。”楊慶堂的這個寶貝現(xiàn)在被珍藏在鐵路博物館。
“不坐在那兒,不知道這工作有多難。”楊子華說,“那個年代,火車能不能安全準點到達,全靠司機把握。過去,鐵路不像現(xiàn)在這么封閉,很多道口附近都有村莊,有時村民甚至在鐵路邊賣東西。有一次,有個人想把三輪車推過鐵道,但是車輪被鐵軌卡住,怎么也推不過去,我遠遠看到情況不對,就一邊鳴笛一邊急剎車,可是火車慣性大,我萬分著急地瞪著眼睛看著前面,心里盼著快停快??焱?,最后就在離他30多米時火車終于停了,我下車幫他把車推過鐵道又繼續(xù)出發(fā)。還有的時候下雨或者下冰雹,能見度極差,就得緊急停車,等天氣好轉再趕路,但不管什么原因,最后到站的時間不能晚,中間耽誤的時間得自己調(diào)整,保證正點到達?!?/p>
如今快退休的楊子華回首往事,十分感慨:“在行車過程中,火車司機不僅要懂得如何給油、剎車、鳴笛,還要用耳聽,時刻注意無線電的調(diào)度和機械運轉聲音,甚至還要用鼻子聞有沒有漏油和線路短路。后來,我開上了電力機車,不過,不管什么機型,司機都要不間斷瞭望前方線路,還要隨時注意檢查各項儀表是否正常;又要向后望,檢查列車走行狀態(tài),要熟悉火車經(jīng)過的各個車站和線路的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馬上采取措施。”這份工作不僅辛苦,而且枯燥無味,在不到5平方米的操作室內(nèi),幾十年如一日,做到安全、正點,實非易事。然而,火車司機有著自己獨特的幸福:“看著旅客們平安下車,那一刻心里特別美?!?/p>
雖然已經(jīng)過去很久了,但楊玉峰還清晰地記得自己的“第一次”:那天從始發(fā)站出來,師傅讓我上,當時,我在駕駛座上就坐了三分鐘,其實這三分鐘我什么也沒做,只是把左手搭在閘上,一想到身后是成百上千人的生命安全,眼睛都不知道該看哪兒,當時是冬天,師傅說我滿腦袋的汗,那是我人生中最慌亂的三分鐘。”
“我當火車司機,工作環(huán)境與爺爺、爸爸那時相比,已經(jīng)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體力上沒那么辛苦,但是要求更加嚴格,必須嚴謹細心,我不敢有絲毫懈怠?!惫ぷ鲀赡旰螅瑮钣穹宀坏煽儍?yōu)異,還憑著自己的努力,脫穎而出成為指導司機。
工作時間 身不由己
火車司機的時間都屬于火車,楊慶堂非常遺憾的是,作為獨子,母親臨走的時候沒有陪她度過最后的時刻。1971年8月的一天,當他安全正點地把車停在臨汾站后,遠遠便看到一個女人向機車跑來,邊跑邊哭,使勁喊他的名字:那是我愛人,她當時是想告訴我,母親因為突發(fā)急性腦膜炎,已經(jīng)不省人事了?!被厥淄?,楊慶堂依然心酸。
“從我記事起,每年春節(jié)都是我媽領著我去拜年,大家見了我總會問:你爸呢?’我總氣呼呼地說:我爸開大火車去了!’我爸幾乎沒有接送過我上學,沒有參加過我的家長會,同學老師也愛問我一句話:你爸呢?’我就是超現(xiàn)實版的《爸爸去哪兒》了,因為我爸不是在開火車,就是在去開火車的路上。”小時候,楊玉峰對爸爸多有怨言,自己也成為火車司機后,他完全理解了爸爸的“缺席”。
與爺爺、爸爸一樣,楊玉峰的時間也屬于鐵路。去年2月14日楊玉峰出車,那天是他跟女朋友在一起的第一個情人節(jié)?!霸诨疖囁緳C眼中,沒有節(jié)日,只有日期,我只能發(fā)微信說明情況,沒想到她的回復讓我很感動,她說‘雖然今天你不能陪在我身邊,但你的工作把更多人送到他們愛的人身邊,我不怪你,為你點贊?!睦斫庾屛倚睦锖軠嘏?,也更安心。之后,我們拍了一組機車主題婚紗照,她很喜歡。”
現(xiàn)在,楊玉峰的目標是成為一名高鐵司機:我們練習不但有模擬艙,還可以用最新的VR技術?!弊T笚钣穹宄休d著全家人希望的高鐵夢盡快實現(xiàn),把更多的旅客安全正點地送到他們愛的人身邊!
記者 韓曉芳 成華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