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糝粉坨坨是一種用蕎麥糝子熬制成的水餅,像一枚圓圓的晶瑩剔透的軟雕塑……”這是《太原日報》一篇名為《糝粉》的文章的開頭,文章作者是我市隰縣一位叫呂大偉的殘疾人。
初識呂大偉時,他正在隰縣北緯36度電子商務公司的辦公桌前敲打著鍵盤,搜索著信息,兩眼緊盯著屏幕,鼠標飛速地滑動,頁面不停地更新,時不時騰出手來實時記錄著網上的電商信息。盡管背有點駝,身體有些殘疾,但絲毫不影響他在互聯網上“翱翔”。
呂大偉出生于隰縣城南鄉(xiāng)留城村,剛出生幾個月,不幸得了小兒麻痹癥。一天抽搐十來次,父母親帶著他四處求醫(yī),愣是從死神手里將他搶回來。從此,他才有了生的希望。然而,小伙伴的冷漠,同學們的指指點點,讓他感覺特別孤獨和無助。這一切,都在歲月侵蝕中平淡度過。由于自幼肢體殘疾,呂大偉初中畢業(yè)后一直待業(yè)在家。
地處晉西呂梁山南麓的隰縣率先在全國開啟了農村電商增收模式。通過舉辦進階培訓、高端研修、外出游學、網上實操等戰(zhàn)略舉措,培養(yǎng)出一批農村電商實踐者,孵化出一批電商市場的開拓者。這其中,呂大偉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2016年,呂大偉命運慢慢轉變。這一年,從來沒有接觸過電商的他,在黨對殘疾人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來到電商基地參加培訓。這一去,他就愛上了這個職業(yè)。在這里,體現更多的是友愛平等。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他和許多正常人一起學習電商課程,不敢有絲毫松懈,在學員的幫助下,他每天鉚著勁兒地學,開始了他的電商之路。因為他的勤奮好學、成績優(yōu)秀,培訓班特別將他劃定為電商研修班的高級學員,縣里還組織他們去陜西省武功縣實地考察參觀學習?;貋碇螅瑓未髠汛щ娚虊粝耄е囈辉嚨男膽B(tài),學著開網店,做微商,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呂大偉在微信朋友圈銷售自家牛奶黃瓜。剛開始,他覺著不會有人關注這條微信,但是,在其他學員的幫助下,發(fā)出不到十分鐘,朋友圈就有人咨詢黃瓜怎么賣?口感如何?那一刻有一束光打在了呂大偉世界里。然后聊了沒幾句,這個客戶就預定了2.5公斤,當時就紅包支付了這筆訂單,這讓呂大偉初嘗成功的果實。
以前他受家庭的照顧,現在他覺得他也可以照顧家了。當天晚上,他在微信上就銷售了25公斤牛奶黃瓜,凈賺50元。那一年,隰縣依托“隰縣在線”門戶網站,上線網站和微站,開啟PC端和APP,全力發(fā)展農村電商。在姐姐的鼓勵下,呂大偉如愿來到電商基地培訓。經過近半個月的培訓,他不僅收獲了知識,而且最終確定了人生的航向。互聯網時代,他可以和正常人一樣,享受互聯網經濟的紅利。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呂大偉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出個樣子,干出個精彩。”
張利州是隰縣北緯36度電子商務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認識大偉是在去培訓的路上。張利州說:“當時一共去了50多名學員,很多人都在群里談想法,談感受。大偉寫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很有感情,這就讓我對他很感興趣,回來之后我就邀請大偉到我公司工作?!?/p>
呂大偉到北緯36度電子商務公司做文案后,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不了解公司產品,他只能將產品的照片拍下來,回家和姐姐商量從哪個角度入手;不了解客戶需求,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和家人朋友進行演示;不知道如何寫文案,他就一遍又一遍地向姐姐請教,一篇文案改了又改。就這樣一遍遍地學習,一次次地修改,他的文案終于有了自己的風格。初次發(fā)表的文案讓他有了繼續(xù)前進的動力,他開始白天搜尋素材琢磨著如何破題,晚上趴在臺燈下用最原始的方法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因為慢,因為學問少,他只能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
“視之色白泛青,摁之柔韌且堅。佐以醋、鹽、醬油、香油、辣椒、蒜泥、芥末、蔥絲、姜絲、黃瓜絲等調料,吃一碗,五內俱爽,燥熱頓失。”優(yōu)美的文字,樸實的語言,成熟的文段,幽雅的意境,讀過之后,耐人回味。之所以有這么好的文采,緣于呂大偉從小的農村經歷和多年好學上進,泥土的芬芳,陣陣撲面。
做文案,并不是簡單的坐在辦公室,更多的是走出去,到田間地頭去,做愛心助農活動。對于呂大偉而言,他不是幫著聯系貧困戶,就是幫著找貨源。忘了自己身體的勞累,忘了身體不適帶來的痛苦,他每天堅持著、努力著。在他的心里,團隊給了他關愛,給了他平臺,為了集體,他愿意付出一切。當把一件件從貧困戶手中收來的商貨發(fā)到全國各地消費者的手中,看著貧困戶滿意的笑容時,他感到這份工作神圣而充實,為自己倍感榮幸和自豪。
細膩的感情,清新的文風,呂大偉的文案如青山流水一般沁人心扉,他給每一件產品都賦予生命和情感,寄托了思考,是對鄉(xiāng)愁的記憶,更是對新時代鄉(xiāng)村振興的謳歌。
如今的呂大偉,除了做文案策劃,還兼任著留城村電商服務站的站長。他每天都得擠出時間幫助村民利用互聯網銷售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綠色有機蔬菜已經成了隰縣百姓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藍天、凈土、好人、美梨”,曾經的革命老區(qū),正是有許許多多像呂大偉一樣踐行夢想的年輕人,讓隰縣“綠而美”的玉露香從偏僻的小地塊兒走進廣闊的大城市。農村電商的迅速崛起,讓“特而美”的農產品營銷從線下為主的低速路走向線上為主的高速路。越來越多像呂大偉一樣有識之士的努力和拼搏,讓“小而美”的隰縣從有限的小區(qū)域小地域發(fā)展為無限壯大的新地域。
記者手記:
無論身體狀況如何,放飛夢想,書寫青春,才是一件快樂而有意義的事情!是英雄,不問出處。是人物,不理門戶。呂大偉的故事,就是成長成才最好的詮釋,也是美麗人生的真實寫照。對每個人而言,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讓我們共同奮斗,擁抱幸福。
記者 范韶華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