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在线免费观看AV_国产又色又粗又黄又爽黑人_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中文字幕_九七无码免费人妻超级

古縣王偉 :甘為群眾脫貧獻青春

2018-12-03 15:15:19 來源:臨汾新聞網

  臨汾新聞網訊 他出身農村,心系貧困群眾,牢記黨的重托,甘愿扎根奉獻。他就是古縣岳陽鎮(zhèn)溝北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王偉。2016年12月他到溝北村任“第一書記”,2018年3月兼任駐村工作隊長的兩年時間里,他遍訪了所有農戶,走到了每一處工程現場,與群眾徹夜長談,同黨員推心置腹,求助網絡找方法,外出參觀學經驗,用真情和擔當踐行著忠誠諾言。經過與村“兩委”的共同努力,溝北村2017年整村脫貧退出,他也被市勞動競賽委員會授予“臨汾市五一勞動獎章”。

  從抓班子入手 筑牢脫貧攻堅主體責任

  溝北村位于縣城東山10公里處,全村3個村民小組18個自然莊,共200戶475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8戶293人,是省建檔立卡貧困村。從到溝北村的那一天起,王偉胸懷著組織重托,深入脫貧攻堅一線。從串組入戶,訪談老干部、老黨員、致富能手做起,他理思路、尋對策,逐步認識到:“只有抓好班子,建強支部,才能更加提振精神、凝心聚力,為脫貧攻堅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學習教育強黨性。確定每月25日為黨員活動日,加強政策宣傳和思想教育,學習脫貧攻堅政策文件、上級領導講話、黨的會議精神,確保每名黨員都學深學透。結對幫扶助行動。將全村有幫帶能力的18名黨員與110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5名班子成員重點與23戶易地扶貧搬遷戶結對幫扶,用身邊的人與事教育影響身邊的人,常上門、勤溝通、多宣傳,打通了扶貧政策“最后一公里”。典型引路做表率。積極培養(yǎng)黨員致富帶頭人,全村1/3的黨員都已成為致富能手、帶動主體,一支“帶不走”的駐村工作隊悄然建立。支委委員、村委會副主任劉元紅輻射帶動作用尤為突出,他率先試種旱地蔬菜、小雜糧17畝,僅此一項年收入5萬多元,成為脫貧的典型。

  產業(yè)發(fā)展為重要抓手 激活貧困戶內生動力

  “黨員帶頭發(fā)展生產,促農民增收致富,解決好內生動力問題,是我們的發(fā)展方向。”王偉如是地說。堅持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作為駐村幫扶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確立了“長期靠連翹、中期看核桃,當年特色見成效”的產業(yè)思路。憑借連翹保長期收益。著力抓好連翹這一多年生經濟作物,把北源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為帶動主體,實施林下經濟、補貼造林項目,發(fā)展林地連片連翹2150畝,5年掛果收益后,戶均年穩(wěn)定增收6000元。依靠核桃促穩(wěn)定增收。投資120余萬元,新建300立方米蓄水池兩座,鋪設滴管管網10萬余米,實施“千畝核桃園滴管和綜合管護工程”,1500余畝核桃樹,每戶群眾可年收益3000元以上。實施特色產業(yè)提當年收入。結合縣特色農業(yè)產業(yè)扶貧政策,組織34戶貧困戶種植蔬菜、小雜糧、中藥材等特色農業(yè),連續(xù)兩年種植300余畝,連同享受特色農業(yè)補貼,人均收入達5000元以上。同時,積極宣傳落實金融扶貧惠農政策,23戶貧困戶辦理“五位一體”金融扶貧小額信貸,年分紅收益3200元左右;20戶貧困戶辦理金融扶貧小額貸款94萬元。一個個典型的帶動,村民的思想徹底轉變,依靠科技、發(fā)展生產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不比吃穿、比發(fā)展”蔚然成風。

  著力對標提升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農村的短板是民生,脫貧的關鍵在提升。駐村以來,王偉著力提升道路、飲水、教育、住房、醫(yī)療水平,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行動。

  基礎設施建設,協(xié)調交通部門實施“暢返不暢”項目,溝北至路原2.5公里村道硬化項目竣工通車,3個村民小組全部貫通水泥路。引資6萬元,鋪設管道5000余米,狗頭背、皂角溝等全村18個自然莊自來水戶戶通;解決住房安全,綜合考慮國家補助、貧困戶自籌能力、交通、醫(yī)療、就學等客觀實際,選擇在中心村建設集中安置點,11戶38人實現集中安置,7戶37人分散安置,7戶危房改造。集中安置9戶村民安裝了戶用屋頂光伏,戶均年增收3000元到5000元,23人就近務工,月工資人均3000元,實現了“搬得出、穩(wěn)得住、能致富”目標;改進公共服務,投資70萬元,新建100KW村級光伏電站一座,每年可為村集體創(chuàng)收12萬元;積極爭取資金12萬元,改擴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50平方米,提高了村級組織“有錢辦事、有場所議事”能力;接通互聯網,建立村級電商服務點,網上銷售農產品、購置生活必需品,給村民生活提供便利。全村57名貧困在校生全部享受貧困補貼,33名貧困勞力接受技能培訓,每年都從光伏收益金中拿出專項資金資助2本B類以上貧困大學生和大病患者、鼓勵技術能手調產增收,累計發(fā)放50000余元。

  現在的溝北村,特色產業(yè)蓬勃發(fā)展,群眾安居樂業(yè),社會和諧穩(wěn)定,黨組織成了黨員群眾的主心骨。“組織部門來的這娃就是不一樣?!薄吧线吔o我們派了一個好書記。”“大事小事都找他?!比罕姴栌囡埡蟛粩嘣诮蚪驑返?。(楊婭寧)

     

責任編輯:姚建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