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的“媽媽”
——記洪洞縣劉家垣鄉(xiāng)中心校教師賈三梅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提起賈三梅,在洪洞縣劉家垣鄉(xiāng)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熱愛教育事業(yè)、關(guān)心留守兒童的事跡傳遍全鎮(zhèn),受到大家的稱贊。
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農(nóng)村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學校留守兒童逐年增加。這些留守兒童大多跟爺爺奶奶生活,受寵溺愛,任性自由,有的還打架斗毆、不服老師管教,給學校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對此,在劉家垣鄉(xiāng)中心校任教的賈三梅覺得,對留守兒童不僅要在生活上關(guān)心,更重要的是思想上教育、精神上鼓勵,因而她從愛入手,采取多種方法,針對性地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幫助。
賈三梅在東義學校擔任四年級班主任時,有一天,上課鈴響了,她拿著教科書一踏進教室門,就看見滿地紙片和書頁。她問同學們:“剛打掃過的教室怎么會這樣呢?”有同學報告說:“沁玉同學被數(shù)學老師批評了幾句,就把書本撕爛了。”賈三梅沒有言語,一如平常地上完了那堂語文課。
課后,賈三梅了解到,小沁玉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一年只回一次家。她和5歲的妹妹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7歲時就開始獨自洗衣服,幫奶奶干家務,還要照顧年幼無知的妹妹。她小小年紀干了許多大人干的事情,但由于缺乏家庭教育,性格又好強,慢慢變得不愛學習,還惹是生非……
賈三梅沒有批評小沁玉,而是把撕爛的書頁撿起來,粘好后交到她手上,把她親切地摟在懷里,給她攏了攏凌亂的頭發(fā),擦了擦臉上的鼻涕,親切地對她說:“沁玉,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又能干又懂事,班上的同學、你家的鄰居,都夸你是個‘小大人’,我準備讓大家向你學習呢!”賈三梅溫暖的話語打動了沁玉,她羞愧地抬頭望了老師一眼。賈三梅抓住時機,繼續(xù)因勢利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有缺點,會犯錯誤,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大家才會更喜歡你。否則,會讓大家看不起你,也沒人和你做朋友?!甭犃诉@番暖心話兒,小沁玉虛心地點了點頭。
從那以后,賈三梅就一直關(guān)心小沁玉的學習、生活,幫她補課、洗衣服。慢慢地,小沁玉變得文明、禮貌、樂于助人,成了班上的“小雷鋒”。她在文章中寫道:“是賈老師給了我母愛,讓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要努力學習,將來也做一名老師,去關(guān)心更多需要關(guān)心的人?!?/p>
班上有一位男同學叫杜星陽,父母長期在外打工,他就由爺爺奶奶照看。爺爺奶奶因年邁體弱力不從心,對星陽的生活關(guān)心不夠,管教不及時,使他變得越來越調(diào)皮,養(yǎng)成了許多壞習慣:遲到、撒謊、不做作業(yè)、上課不專心,后來還開始逃課逃學。
一天中午,同學們都到校上課了,就是不見星陽。賈三梅趕緊問星陽的爺爺奶奶,他們卻說星陽來學校上課了。放學后,賈三梅又給他們打去了電話,得知星陽沒有回家。于是,她連飯也顧不上吃,叫了兩個學生就開始尋找,找同學、問鄰居,都說沒見,眼看天黑了,還是不見星陽的蹤影。賈三梅心急如焚地找遍了全村,最后在外村找見了星陽,原來他在一孔舊窯里睡著了。賈三梅氣得想揍他幾拳、踢他幾腳,但猶豫了一下,還是平靜地將他從地上扶起來,拍掉身上的土,領回了學校。
賈三梅給星陽倒了杯水,開始了心平氣和的談話。她用電視上販賣婦女兒童的案例,一問一答進行說服教育,講著講著星陽慚愧地低下了頭……
通過電話,賈三梅與星陽的父母取得了聯(lián)系,反映了孩子近期的表現(xiàn),最后在家長的委托下,賈三梅成了小星陽的臨時代理監(jiān)護人。
從那以后,賈三梅每天兩次到星陽家,從生活上、學習上給予幫助,使他改掉了不講衛(wèi)生、愛撒謊等壞習慣,逐步走上正軌,努力學習,成了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
賈三梅走到哪里,就把關(guān)心留守兒童的好事做到哪里。有個叫王主平的同學,家境貧寒,父母外出打工,不僅得不到父母的關(guān)愛,連平時的日常生活開支也不能如愿,孩子很自卑,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吹竭@,賈三梅很著急,幾次上門了解情況,幫助其解決問題。到換季時,她把自己孩子的衣服給小主平穿,小主平需要買學習用品或繳費時她先用自己的錢墊上。為了幫助小主平提高學習成績,賈三梅連續(xù)幾年讓小主平在自己家里吃飯,給他補課。慢慢地,小主平的成績提高了,成了大家學習的榜樣。
關(guān)愛有真情,潤物細無聲。在賈三梅的關(guān)心呵護下,許多留守兒童都改掉了陋習,努力上進、健康成長,人們親切地稱她“留守兒童的媽媽”。
(賈張選 李保成)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