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8月驕陽似火,走進翼城縣南梁村玉豐葡萄園,眼前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十幾位師傅一字排開正忙著把一串串采摘來的新鮮葡萄包裝進箱。山東濟南客商柳大義早早前來訂購,“早就知道這里葡萄要上市,趕緊前來訂購,今天我訂了七八萬斤,準備發(fā)往北京?!?/p>
葡萄園內郁郁蔥蔥,空氣中散發(fā)著醉人的濃香。一排排露天葡萄碧云層疊,密匝匝的葡萄晶瑩透亮,讓人口生蜜意,摘下一顆品嘗更是香甜醉人、沁人心脾。還沒有從香甜可口的葡萄中回味過來,一個戴著眼鏡,一身休閑裝、一雙黑布鞋的年輕人熱情地向筆者一行打著招呼走來,他正是玉豐葡萄園的主人張玉峰。
張玉峰性格樸實,不善言辭,但一提起葡萄,他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
偶然機會發(fā)現葡萄商機
今年37歲的張玉峰原來在翼城縣酒鋼公司工作,憑借自己吃苦耐勞的性格,他在酒鋼公司摸爬滾打了12年,小生活漸入佳境。但隨著全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效益低下,酒鋼公司被迫關閉兼并重組。張玉峰也和大多數企業(yè)職工一樣,成了一名待就業(yè)人員。
隨著國家加快農業(yè)結構調產步伐,張玉峰琢磨著在土地上做做文章。他先后到東北、山東等地考察梨、葡萄、大棚蔬菜、櫻桃等經濟作物。一次偶然的機會,在河北饒陽縣,他看到當地村民種的葡萄個大、價格高、銷路好,這讓他萌生了回家種葡萄的念頭。
但是,當張玉峰把這個想法告訴給父母和妻子,卻遭到家人的極力反對。父母祖祖輩輩是種地的,但以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爸竿恋啬茏鍪裁创笫聵I(yè)來,而且還得投資很大。”父母的反對、妻子的不理解阻止不了他種植葡萄的決心,反復做工作,家人終于同意了。
狠下工夫種出優(yōu)質葡萄
要種葡萄,首先要有地。張玉峰驚喜地發(fā)現自己的老家南梁村土地疏松肥沃,且交通便利,很適合種葡萄。他立即和鎮(zhèn)、村“兩委”班子進行協(xié)調溝通,并拿出自己的積蓄,流轉土地323畝,開始種植葡萄。
張玉峰先后引進夏黑、克倫生、紅提等葡萄品種開始種植,為更好地掌握葡萄的新型種植技術,他多次到外地參觀學習,購買有關葡萄種植的書籍自學,利用互聯網查找資料、相關視頻學習。同時,聘請山東農科院、鄭州農科院的專家進行技術指導。
有了技術專家“把脈會診”,張玉峰甩開膀子大干起來。在葡萄園里,每天都能見到他忙碌的身影,從育種、栽培到整枝修剪、病蟲防治,張玉峰都一絲不茍。
去年7月份,翼城縣普降大雨,大雨連續(xù)下了一周,一部分葡萄得了霜霉病,這可難壞了張玉峰。然而,性格倔強的他從不輕易認輸,困難反而堅定了他一定要把葡萄種好的想法,“在哪里摔了跟頭,就要從哪里爬起來!只要工夫下到家,肯定能種出好葡萄!”隨后,他去往山東農科院,誠心向專家請教,在專家的指導下,他配備專門藥物進行噴灑,不到半個月,葡萄的病就全好了。
同時,張玉峰敢于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他將葡萄架由傳統(tǒng)的籬笆架改為“V”字型架,充分利用了空間,使葉片更大、果穗上色充分?!拔覀兊钠咸堰€是原生態(tài)、綠色無公害的。”張玉峰告訴筆者,為保證每一串葡萄都是綠色無公害的,他始終堅持不打農藥,全部施用農家肥和有機肥,按照自然規(guī)律全程無棚栽培管理。
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地,張玉峰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葡萄種植管理方法,使葡萄的產量和產值不斷提升。如今,他種植的葡萄畝產達到了2000余公斤,按市場價一公斤8元計算,每畝地純收入就有1.5萬元左右。
帶動周邊農民走上富裕道路
一人富不算富,嘗到甜頭的張玉峰產生了巨大的帶動效應,不少村民來找他“取經”。他在種好、管好自己葡萄園的同時,帶動和幫助其他村民發(fā)展葡萄種植業(yè),還經常無償為鄉(xiāng)親們進行施肥、剪枝、疏果等技術指導。在他的帶動下,村民紛紛效仿。東尹村村民張子茂種植了20畝;西堡村村民李國想種植了10畝;更有王莊村民李笑慕名前來學習,種植了9畝葡萄。
張玉峰深知創(chuàng)業(yè)艱難,更知就業(yè)不易。平時他看到村里一些村民農閑時候在家打麻將、嘮嗑,就主動找上門幫大家聯系起了副業(yè),讓他們在農閑時候在葡萄園里幫忙干點雜活兒,不但按天發(fā)放工資,還包他們吃住,葡萄園高峰期用工達到100余人。
葡萄架下,村民王愛珍正忙著用剪刀熟練地剪下葡萄放于筐內,“在這里干活一點也不累,一天能有六七十元的收入,光這一個月就有2000元的收入?!?/p>
村民聶春海也和大伙兒一樣,每天都在葡萄園里幫忙干點臨時活兒、跟著技術員學習,漸漸的,自己也掌握了種葡萄的技術??吹椒N葡萄經濟收入好,他把自家的3畝地進行了規(guī)劃,全部種上了紅提葡萄,“我以前在外打工,聽說南梁村有人種植葡萄賺了錢,我也回來學著種,今年一定有個好收成啊!”
望著自己的葡萄種植園,張玉峰說,他現在的最大心愿就是把葡萄采摘游這一項目繼續(xù)做大,建設葡萄采摘體驗區(qū)、休憩區(qū),讓游客盡享鄉(xiāng)村采摘游的樂趣。下一步,他還想帶領更多的農戶通過種植葡萄奔上小康路,讓鄉(xiāng)親們過上好日子,真正把葡萄產業(yè)做成當地農民致富的“甜蜜”事業(yè)和“幸?!碑a業(yè)。(李成健)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