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在吉縣的黃河沿岸一帶,傳頌著一位為民辦實事、好事、守黨性講原則的第一書記。每有村民議論,都是他的件件實事、樁樁好事,他就是吉縣文城鄉(xiāng)午生村第一書記王培軍。
去年8月,王培軍從從吉縣環(huán)保局走馬上任文城鄉(xiāng)午生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這里是一個全縣出名的偏遠貧困村。到任后,王培軍暗下決心要撲下身子、安下心來干一番,他和村“兩委”密切配合、苦干實干,午生村去年被授予紅旗支部和先進村委的稱號。他的做法是:好書記要帶出好班子,好班子要帶出好隊伍,好隊伍要帶出好村風。
抓黨建強班子
午生村兩委班子團結和諧,但成員中政策理論水平偏低、工作標準不高,且不注重學習。為此,王培軍利用閑時聊天、開會、個別談話及10余次的講黨課、黨規(guī)的活動機會,首先對兩委成員進行了黨務知識學習,又從強化自律意識提高工作標準入手,使大家都明白了黨員義務和權利,激發(fā)了大家奮發(fā)向上的工作熱情和執(zhí)行紀律的自覺性,用好黨員們的先鋒作用,帶動全村整體建設。
自去年8月至今,堅持每月一次的黨日活動制度一次不落,全村43名黨員明白了“我是一名黨員,我應該怎樣做”,榮譽感和使命感得到了加強。在“兩學一做”開展以來,他們針對12名常年在外的流動黨員,利用短信、微信、QQ等多種形式,掌握他們的動態(tài),在清明、中秋、春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回鄉(xiāng)探親機會,適時開展黨日活動,談在外感受,對村發(fā)展提出建議,進行思想?yún)R報,在外黨員無一人有違紀違法事件發(fā)生,并能全部按時交納黨費,并積極為家鄉(xiāng)發(fā)展建設獻策出力。在外經(jīng)商的5名黨員,在今年清明節(jié)黨日活動中聽到午生村道路硬化及排水處理資金出現(xiàn)缺口時,毫不猶豫表示:“村里去年天旱,收入減少,我們愿帶頭捐資兩萬元,支持家鄉(xiāng)建設。”
王培軍用真情和行動帶動黨員干部關心貧困群眾,他說:“第一書記雖說官不大,但直接關系到上級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形象,也最能讓群眾體會到溫暖和關心,如懶散無為、不盡職、不履責,將嚴重敗壞黨在群眾中的威望和形象。”通過組織學習,宣傳教育和思想溝通,干群距離拉近,村民之間互敬互讓,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如今的午生村,說話講文明、鄰里講和睦,形成了一股文明和諧、尊老愛幼的好村風。
辦實事 解民困
村里的貧困戶劉某好吃懶做,沾染喝酒、賭博等惡習,妻子精神有些不正常,一個女兒未成年。今年3月,劉某因病去世,王培軍先與“兩委”成員達成共識,幫其料理完后事后,又召集其親屬集資9000元、黨員干部捐款2000元,幫他家建起了60平方米的簡易保溫彩鋼房,讓娘倆先搬出了危窯。隨后,王培軍又聯(lián)系王家垣中心學校減免了其女兒的學雜費、住宿費。
看到村里還有一段路還是土路,坑凹不平出行不便,王培軍通過爭取“一事一議”美麗鄉(xiāng)村財政獎補項目資金15萬元,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和黨員大會宣傳發(fā)動,在全村黨員和村民中自籌資金30000余元,硬化及處理了午生村下水和道路1700余米,徹底改變了原來道路小雨一腳泥、中雨一條壕、大雨一條溝的面貌,村民們甭提有多高興了;去年底前,王培軍發(fā)動組織部等機關單位人員捐衣物兩千余件,給村里的貧困人員送去關愛;午生村的體育健身廣場上沒有健身器材,在他的爭取下,得到了縣體委的大力支持,今年年初,該村廣場安裝了籃球架和各種健身器材,提升了村民文化氛圍和整體形象,成了村民娛樂、休閑、健身的好去處,村容村貌大為改觀。
危房改造移民搬遷,是黨和政府對農(nóng)村農(nóng)民的頭等大事,是關系到人民群眾安危,鄉(xiāng)村干部牽腸掛肚的揪心事,王培軍和村班子人員共同努力協(xié)調(diào),該村委的王家崾、圪塔、蘭家坪的65戶貧困人家,爭取到扶貧移民搬遷項目,不占一分耕地,利用舊村改造進行建新房,已有24戶已動工或修成,剩余的將在今年底全部完成。
強產(chǎn)業(yè) 早脫貧
蘋果產(chǎn)業(yè)是吉縣農(nóng)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chǎn)業(yè),管理技術水平提高是脫貧關鍵。去冬今春,王培軍積極聯(lián)系果業(yè)、扶貧、發(fā)改等部門,先后組織果業(yè)專家進行了7次針對性培訓,參訓人次達1800余人次,使果農(nóng)在學到技能的同時,也認識到了吉縣蘋果必走精品,上品牌之路才能多賣錢、多見利的重要性。
為使蘋果產(chǎn)業(yè)長足發(fā)展,他把村里的管理高手組織起來,對那些沒有技術的、老弱病殘的農(nóng)戶進行幫助,修剪、施肥、打藥,進行統(tǒng)一、精心的管理。他還計劃引進一些藥材品種,間作在果園里,充分利用地力,變果園雜草為藥材,為農(nóng)戶再增加收入。
據(jù)悉,今年午生村果樹整體管理水平上了一個臺階,長勢喜人豐收在望。為了使蘋果樹能保墑防旱,6月份,他向果業(yè)部門爭取回100卷黑地膜,發(fā)放給了示范果園的示范戶及蘋果管理能手,可覆蓋百余畝蘋果根部。
王培軍干的樁樁實事老百姓有目共睹,他對午生村村民的情感老百姓心存感激。村民劉周安掏心窩地說:“王書記到了我們村后,村里的大人、小孩他都認識,都能叫上名字,村里不論誰家有事他都到場。他和村里人一樣的干活,根本沒有一點兒官架子,村里不少人一有空就去找他坐,也不管他休息不休息,人家王書記也能和我們拉扯到一塊?!贝迕駝⒊煽聘歉屑さ卣f:“天陰下雨時我們這些住窯洞戶是王書記最掛心的,他不是打電話就是東家門出西家門回,看有沒有漏水和進水的地方。”提起王培軍,午生村的老百姓個個豎起大拇指。
“農(nóng)村工作千頭萬緒,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怨言,干部群眾齊心協(xié)力,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蓖跖嘬娙缡钦f。(馮振興)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