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冬天的翼城縣石佛村姚家自然村,寬闊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村里,村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村里的路能夠有這樣,跟徐存林老人分不開?!碧崞疬@條村路,村干部都對老人豎起大拇指。
徐存林早年在部隊參軍時就入了黨,轉業(yè)回到地方當過老師,在村里當過會計、村委委員,無論什么時候,他都不忘自己是共產(chǎn)黨員,心中始終裝著人民群眾,一心想著為村民謀福利。
搬的搬,移的移,姚家自然村現(xiàn)在只有100來口人。出村的主干道是一條小土路,長約800米,崎嶇不平、緊挨懸崖,甚至最寬處連一輛手推車都難以通過。每逢下雨,土路又成泥路,嚴重制約著村民出行、經(jīng)濟發(fā)展。徐存林的家也緊挨這條“鬧心”路,看到村民怨聲載道,他看在眼里、裝在心里。
徐存林一邊向石佛村“兩委”班子反映,共謀良策,一邊自己動手,找磚塊、石子,該修的修,該補的補。他說:“不干不行,我是黨員,有義務為村民謀利。”
石佛村兩委也熟知該村實際情況,早有徹底改變村里交通基礎設施薄弱、通行能力差的打算。
該村第一書記岳云告訴筆者:“百姓利益無小事,修路再難,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不能讓村民在全面建成小康之路上掉隊。”為把這件惠民實事辦好,打通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斷頭路,石佛村“兩委”多次召開會議,廣納意見,充分調(diào)動群眾的積極性,同時,積極向中衛(wèi)鄉(xiāng)黨委、政府匯報,與交通局溝通協(xié)商,爭取到了項目施工經(jīng)費,制訂了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出來了,卻出現(xiàn)了插曲。新規(guī)劃的路恰恰要占去徐存林院子的三分地,而徐家院子只有五分地,意味要占一半以上,連其院門都得拆掉。徐存林得知此事,坦誠地說:“作為一名老黨員,我深知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把啥拿去都能行,只要能給村里老百姓提供方便?!?/p>
民生工程得民心。工程破土動工時,村民心里別提有多開心。在施工工程中,為了減少工費,徐存林和村民一道,修整路邊、墊高路基,和施工隊的人在一起,集中力量推進道路建設。
經(jīng)過半個月的艱苦奮戰(zhàn),一條3米寬的水泥路終于修好了,這條路修到了各家各戶門口,也修到了村民的心里。路通了、心順了,村民們高興得樂開了花,看著一條嶄新的水泥路從自家門前經(jīng)過,徐存林和村民們心里可敞亮了,都打心眼里高興。(李成健)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