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一個地道的“莊稼漢”成為一名煉鐵工人,他用8年的時間,從門外漢變成一名專業(yè)的技術工。為了再上一個新的臺階,他從煉鐵人走向化工人。他以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從嚴、精簡、規(guī)范的工作標準,兢兢業(yè)業(yè)、吃苦耐勞的工作態(tài)度,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譜寫一首奉獻曲。他就是襄汾縣龍騰達化工有限公司順酐車間一名普通工人胡文平。
腳踏實地鉆研本行。他的起點并不高,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成為他的人生坐標。面對高科技術的設備操作,他曾茫然,也曾不知所措。然而,胡文平滿懷事業(yè)心,下定決心從零做起,他曾暗暗發(fā)誓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化工工人。龍騰達化工公司是個危化企業(yè),在工藝流程、安全操作上要求嚴格。于是,胡文平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和技術知識學習,全面提高自己的政治文化素質和業(yè)務水平。每每遇到難題,他都虛心請教同事和領導,從不放過問題中的每一細節(jié),直到弄透徹為止。經過不懈的努力,他用最短的時間熟練掌握精苯、順酐全套技術成為一線工人。在多年的工作中,他牢記操作規(guī)程,遵守勞動紀律,從未出過一次工藝和操作事故。學無止境,他常常利用業(yè)余時間,不斷學習新技術,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
常懷感恩之心幫扶他人。2008年,公司附近塔兒山鐵礦的選礦壩坍塌。當時他接到公司電話,馬上乘車趕往20里外的事故現場。剛到事故現場,眼前的場景令他頓時傻眼,九十里內全是泥水,受害人被淹埋。在這非常危險的環(huán)境中,他奮戰(zhàn)7天,救出掩埋人13名;2010年,公司順酐車間正在檢修,從事焊接工作的喬建崗正在3米的高處進行焊接與切割作業(yè)。由于梯子突然間滑落,喬建崗從工作臺上摔下。得知情況后,胡文平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將同事送往醫(yī)院進行搶救。考慮到喬建崗家境貧困,他主動捐出500元,還時常為他們送去物質與精神的關懷,這讓喬建崗留下了感激的淚水。
多年來,憑著勤勞、堅韌和誠懇的信念,胡文平以不懈的努力在工作中逐漸脫穎而出。多年的奮斗,使他練就了一手過硬的技術,贏得化工行業(yè)的精英們嘖嘖稱贊,他連續(xù)7年被公司評選為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記者 段小婷 實習生 楊茜)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