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此時此刻,我的內心充滿了感激之情,深深感受到黨和工會對我的關懷及臨汾農信大家庭的溫暖……”8月27日,在省聯社臨汾審計中心舉辦的“臨汾農信‘懿善互助基金’首發(fā)儀式”上,受到資助的翼城聯社職工周建會熱淚盈眶。
一滴水可以匯聚成大海,一份情可以溫暖眾人心。8月27日上午,臨汾農信“懿善互助基金”首發(fā)儀式在省聯社臨汾審計中心會議室舉行,這個以愛心救助為紐帶,為職工送溫暖和關懷的公益之舉,用實際行動詮釋臨汾農信的大愛擔當。
始于大愛
“懿善互助基金”成立于2019年10月,帶著對全市農信系統員工的關愛,將陽光照亮每個需要幫助的農信人心中。
為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健全和完善幫扶機制,真正體現臨汾農信“以人為本、關愛員工”的人文關懷理念,切實幫助困難員工、家屬和其他急需救助的人員,不斷延伸臨汾農信品牌力量,塑造暖心、及時、團結的“公益品牌”,省聯社臨汾審計中心特別設立了“懿善互助基金”。
基金以愛心救助為紐帶,通過員工義務募捐,匯聚、分享、傳播關愛,對不可抗拒災害、重大突發(fā)事件、意外情況等開展救災賑濟工作,旨在倡導“平時注入一滴水、難時奉獻一片情”的互助互愛精神,為職工送溫暖、辦實事、傳愛心,宣揚慈善美德,傳播慈善文化,形成慈善共識,全面增強臨汾農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讓全體員工感受到農信大家庭的溫暖與關懷。
久于行動
“雖然是一名普通員工,但我很自豪自己是農信的一分子,這樣物質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勵溫暖了我們的家人。”朱峰是堯都農商銀行信息科技部的一名普通員工,近年來家庭連遭不測,先是母親于2003年發(fā)生車禍,自此罹患精神分裂癥需要常年服用藥物,2018年又感染多發(fā)性結核,2019年復發(fā)精神分裂癥,目前病情尚未平穩(wěn)。禍不單行,其父于2013年發(fā)生意外造成一級傷殘,后遺癥為創(chuàng)傷性癲癇,自意外發(fā)生后反復住院20多次,現氣管切開并鼻飼喂食,無獨立意識,需要常年聘請專業(yè)護工進行特殊護理。首發(fā)儀式上,朱峰獲臨汾農信“懿善互助基金”首發(fā)互助金20000元,成為臨汾農信“懿善互助基金”首批受助人之一。朱峰說,他要以實際行動,努力學習,勤奮工作,為農信的高質量轉型發(fā)展作貢獻。
常懷感恩,方得進步。全身75%大面積重度燒傷、失去勞動能力的周建會在發(fā)放儀式上激動地無法抑制自己,深情地說:“臨汾農信‘懿善互助基金’不僅緩解了我的困難,更在精神上給我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再次點燃了我對生活的希望,給了我繼續(xù)勇敢面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p>
在發(fā)放儀式上,臨汾審計中心工會主席劉亮說,職工的困難就是農信的困難、大家的困難,“懿善互助基金”旨在從“三個匯聚”分享、傳播關愛,讓全體員工感受到農信大家庭的溫暖與關懷。愛心互助看到的是博大的胸懷、無私的心靈、愛心的流露,感受到的是農信的溫暖、厚重的情感和道德的升華。審計中心將全力做到對困難職工應幫盡幫、應扶盡扶、竭力解決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做廣大職工最堅強的后盾。
終于堅持
關愛無止境,幫扶在路上。近年來,臨汾審計中心工會在審計中心黨組的堅強領導下,積極履行工會工作職責,工會幫扶工作形成了送溫暖工程、困難職工幫扶和金秋助學活動“三大品牌”,聚心助力,讓愛傳遞,當好職工“娘家人”,行社工會也持續(xù)加強對困難職工的關愛,竭盡所能為困難職工排憂解難,希望受助職工接力起愛心善舉,用向上之心繼續(xù)為建功農信高質量轉型發(fā)展發(fā)光發(fā)熱、貢獻力量。
據了解,此次“懿善互助基金”的發(fā)放,是基金啟動以來的首次幫扶,互助基金作為臨汾農信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匯聚、分享、傳播關愛的重要平臺,始終對不可抗拒災害、重大突發(fā)事件、遭受意外、生活困難的職工提供愛心幫扶,使他們感受到農信的溫暖、關懷和關愛,著力提升職工的幸福感、歸屬感和滿意度,激發(fā)干事創(chuàng)業(yè)合力,團結動員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建功農信高質量轉型發(fā)展。
記者 潘華玲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