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自從戴上圣潔的燕尾帽,救死扶傷、守護生命就成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職責和使命。轉眼間,我已經在臨汾市人民醫(yī)院工作34年,頭頂?shù)难辔裁辈恢獡Q了多少頂,曾經的一頭青絲也逐漸有了白雪的痕跡,但最初的誓言猶在心間,火熱的激情從未退卻,為患者前行的步伐依然堅定。
于我而言,走上護理崗位是一種“必然”。我出生在安澤縣的一個山溝溝,由于地處偏僻、四面環(huán)山,鄉(xiāng)親們有個頭疼腦熱都得翻山越嶺去求醫(yī),而方圓幾十里只有一位赤腳醫(yī)生,把脈、打針、輸液樣樣都會。兒時的我便對醫(yī)護行業(yè)充滿向往,夢想著有一天能穿上一襲白衣,把健康帶給更多人。
這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激勵著我奮勇向前,最終考上了臨汾衛(wèi)校。1990年,得知我畢業(yè)分配到市人民醫(yī)院,我們整個村都沸騰了,鄉(xiāng)親們稱贊我是“山溝里飛出的金鳳凰”。在那個年代,一個大山姑娘能擁有在城里大醫(yī)院的正式工作,是多么不可思議的事情。
正是深知這一路走來的艱辛,我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當時,我被分到了護理人員相對緊缺的神經外科??评锸罩蔚幕颊咭阅X外傷居多,起病急、變化快、病情重,經常有車禍受傷、煤礦事故等患者被緊急送來,醫(yī)護人員必須沖在最前面,常常弄得一身血、一身臟,但我什么都不怕,一心想著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患者安安心心住院、平平安安回家。
隨著科室不斷向前發(fā)展,新技術如雨后春筍,診治范圍持續(xù)拓寬。多年的工作經歷,讓我更有信心應對各種挑戰(zhàn)。尤其是晉升為護士長后,不光要有高超的業(yè)務能力,嫻熟的技術和豐富的理論知識,還要處處以身作則,有不怕臟、不怕累、無私奉獻的敬業(yè)精神。那些年,我一如既往全心撲在工作上,經常把生病的老人留給丈夫,把沒人照看的孩子反鎖在家,家里托付的事情總是忘得一干二凈,卻對每名患者的情況了如指掌。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大面積腦梗死的老太太因子女在外地工作,大多時候由老伴寸步不離地陪床料理。像這種情況,我一般都會給予重點關注,在方方面面提供一些幫助。由于老太太出院時留置了尿管、胃管,其老伴便經常給我打電話,向我請教相關的護理技巧,我總是耐心細致地一一解答,還曾多次上門協(xié)助解決護理難題。老人平日里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也會第一時間向我詢問掛哪個科、掛哪位大夫的號,凡是我推薦的,他們都相信。多年下來,這份情誼愈發(fā)濃厚,讓我深切感受到,只有待患者如親人,才能收獲長久的信任。
2014年,醫(yī)院完成整體搬遷和升級改造,學科建設全面駛入“快車道”。根據相關發(fā)展規(guī)劃,我?guī)е鴪F隊來到新成立的甲狀腺乳腺外科。科室不同,收治的病患特點也不同,這就要求我們有不同的護理重點。一切又要從頭開始,我身為護士長,一邊盡快適應新角色、轉換新的工作模式,一邊帶領護理團隊鼓足干勁、迎難而上,以最快速度“拿下”各項工作,配合科室新技術開展了一系列護理服務,進一步夯實了專科護理知識和技能,并將護理重心傾向于健康教育、術后功能鍛煉等方面。
不管身處哪個科室,這種勁頭不能丟,服務好每一名患者是我們的第一要務。甲狀腺乳腺外科收治的大多是女性患者,她們不但遭受著病痛的折磨,還承受著心靈的煎熬。我深深意識到,面對這群特殊的患者,情感關懷、心理護理更為重要。
有一位患有乳腺癌的老人,常常沖子女發(fā)脾氣,又會在沒人時偷偷哭泣。我便主動尋找共同話題,讓老人漸漸敞開心扉,原來她一直無法接受自己得了癌癥,生怕“挺”不過這一關,深陷絕望、焦慮、恐懼等情緒之中。我找準突破口,從“心”引導老人正視疾病,重拾戰(zhàn)勝病魔的勇氣。很快,老人打消了所有顧慮,開始積極配合各項檢查和治療,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當一個階段的治療結束時,她特意囑咐子女送來一面錦旗,并緊緊拉住我的雙手,久久不愿松開。
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因此,我經常給我們的護士說,不僅要走進病房,還要走進患者的心里。只要患者愿意跟我們交流,愿意把心底的話說出來,就能有效緩解疾病引起的焦慮、抑郁等情緒,更有利于保持良好心態(tài)、促進病情恢復。
還有一名在別人看來特別“難搞”的患者家屬,他不分早晚、有事沒事都要按呼叫器,有時能連續(xù)按十多次,不僅干擾護士們的正常工作,還嚴重影響鄰床患者的休息,甚至在新冠疫情封閉管理期間,一再想違反相關規(guī)定。我上前好言相勸,年輕壯碩的他卻揮起了拳頭。我沒有絲毫的畏懼,將他帶到我的辦公室,耐心傾聽他的訴說。此前,我從側面了解到,他愛人剛在太原做了一側乳腺癌根治術,回到臨汾不久又發(fā)現(xiàn)另一側乳房也長出了腫塊,他作為全家人的經濟與精神支柱,頓時感到不堪重負、難以支撐。我設身處地地站在他的角度,鼓勵他積極應對眼下的困境,給年幼的孩子一個完整的家。聽完我的話,他居然一反常態(tài),蹲在地上哭了許久,此后再也沒有做過任何“出格”的事情。當他愛人做完手術、活檢結果為良性時,他激動地跑來跟我說,“姐,謝謝你!”其他患者都好奇我是如何“擺平”他的,我笑著道出答案,“真誠是唯一的法寶?!?/p>
細細想來,我已在護理崗位上走過了34個春秋。每每回首這其中的點點滴滴,總有萬般情愫縈繞在心頭。盡管在工作中,我曾面臨種種的無奈、辛苦與危險,但正是這份職業(yè),讓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誠地對待每一個生命??粗粋€個患者康復出院,聽著一聲聲發(fā)自內心的感謝,我總會由衷地感到欣慰與自豪,真切感受到平凡是一種幸福,奉獻的人生才更有價值。
不忘來時路,方知為何行。如果有人問我,選擇護理工作后悔嗎?我會毫不遲疑地說,既然進了這道門,就要義無反顧走下去,縱使前方有再多挑戰(zhàn),也要迎難而上、無怨無悔。
市人民醫(y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護士長王紅愛講述 記者李靜采寫整理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