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教師節(jié)了。然而,與教師有關的話題卻不是這一天的專屬,拋開那些屢屢被曝光的性侵學生案件,更多的是“謝師”這類沒有統(tǒng)一標準且一言難盡的事情。
先賢曾說“為學莫重于尊師”,為表達教育之恩,學子及其家長聊表謝意本無可厚非。但是,從價格不菲的謝師宴,到動輒成百上千元的“教師節(jié)購物卡”,原有之意早已變了味兒。
以往我們總說校園是一方凈土、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提及這些就會讓人肅然起敬。如今,老師的言行多有走樣,這固然有師德層面的問題,但是身處如此紛擾的社會,想要獨善其身也的確很難?!叭嗽诮坏貌凰?,不得不收”,很形象地表述了當前家長和教師的無奈。教育資源不均衡,導致好學校里“大肚班”出現(xiàn),與此同時,如捧至寶的家長由于擔心自家孩子會被邊緣化,便想方設法“表心意”,以此換取老師對自家孩子的關注,這是物質(zhì)生活極大富足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種焦慮,其中有多少不得已自然不必贅言。近讀媒體報道,聯(lián)想到與教師朋友們的交往,雖然不免有些矯情,家長的普遍性心理卻也的確慣壞了一些膽敢突破底線的教師,使一些本意堅守底線者不得不面對尷尬。
我不反對謝師,也無意為那些“紅包教師”開脫,只是在表明這是一個老師、家長、社會都有責任的問題,不應失之偏頗。一味批評家長世故,那是沒有看到中國教育的種種現(xiàn)狀;片面批判老師,那是對教師群體過度理想化。而“社會”更是一個極其寬泛的概念。
社會風氣整體好轉(zhuǎn),不是朝夕易事,身為老師和家長這樣的兩個角色同樣大有所為。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為人師表者就是要有高于一般的道德標準。守住師德底線,對待學生不以貧富而論,對待家長真誠以待,使其寬心。教育主管部門在劃定師德紅線的同時,還需要加大日常監(jiān)督投訴舉報,自覺加強制一起發(fā)力,在這一群體中形成“人人不收禮,人人不敢收禮”的氛圍。身為家長需要明白,不以金錢和物質(zhì)“慣”老師,使社會種種習氣少浸染校園凈土,這才是對自己的孩子負責。當然我也深知,寄望道德說教來根本改變“不得不送,不得不收”的現(xiàn)狀時常會顯得蒼白,癥結的解決歸根到底還是教育資源的均衡發(fā)展,這當是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矢志不渝的大事。
沒有負累的情意才是真情意。謝師需要有度,在師生情這種特殊的感情中,即便一張卡片都不應成為學生和家長的負擔,更休談金錢、物質(zhì)了。(文/孫宗林)
責任編輯:李甲
上一篇: 讓尊師重教常態(tài)化
下一篇: 讓傷童虐童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