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校服質量問題再受關注。近期,上海市質監(jiān)局在對本市生產銷售的學生服產品進行質量專項監(jiān)督抽查中發(fā)現(xiàn),有6批次產品存在質量問題,而上海歐霞時裝有限公司生產的搖粒絨冬裝還被檢出具有致癌威脅,該公司也因此被立案調查。(2月17日《新聞晨報》)
據報道,當地質監(jiān)部門此次共抽查學生服產品22批次,覆蓋本市主要生產企業(yè),經檢驗,不合格6批次。而上海歐霞時裝有限公司生產的“OUX-IA”牌搖粒絨冬裝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項目檢測中落馬。專家指出,由于產品面料所使用的染料含有偶氮基團,對人有可致癌性,且對人體的傷害不可逆,屬嚴重質量問題。
圍繞學生這個龐大的特殊消費群體,很多商家想著法子創(chuàng)收盈利,有些商家甚至走歪路將劣質產品供應給學生使用,從吃的到用的,從變質食品到黑心棉,這樣的事情屢屢有發(fā)生。近年來,經過有關部門的嚴厲打擊,校園的消費環(huán)境得到進一步凈化。但仍有部分商家頂風作案,生產銷售劣質產品。這次的“黑校服”就是一個例子。
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利潤。面對“黑校服”,我們在憤怒之余,不得不關注在當今這樣一個法制法規(guī)十分健全的社會中,為何還會出現(xiàn)這樣的有毒產品。作為商家,既然敢生產出來,就意味著其有著一定的銷售通道,能把校服賣出去,這其中的黑色利益鏈可想而知。
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記者通過深入調查發(fā)現(xiàn)上海歐霞服裝廠近年來已多次出現(xiàn)在校服產品抽檢質量不合格企業(yè)“黑名單”上。2009年和2011年,該公司各有一款學生服產品因Ph值檢測不合格被質監(jiān)部門點名。就是這樣的一個因多次上“黑榜”有名的企業(yè)仍然正常經營,而且仍在生產“黑產品”,這樣的行為至少反射出,有關部門的監(jiān)管是無力的,處罰是失效的,相關制度是有漏洞的。如果有關職能部門能夠真正依法行政,這家屢屢“涉黑”的企業(yè)早該得到嚴厲的處罰,同時,那些不合格的“黑校服”也斷然是不會出現(xiàn)在市場上的。
所以,黑校服”看似是一個企業(yè)的問題,但其背后有著復雜的利益鏈條,有關部門既然已經立案調查,就應該找準問題實質,徹查此事,無論設計到什么部門,什么人,都要嚴肅處理,依法追責。同時,作為直接與商家打交道的學校,一定要把好校服的質量關,制定嚴格的采購制度,科學購置,將質量不合格產品拒之門外,確保學生們使用安全,使孩子們茁壯成長。
(文/梁新紅)
責任編輯:邱睿
上一篇: 自助加油省錢又安心
下一篇: 莫讓“最低消費”綁架春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