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祁欣)年末歲尾,市民在忙著購買衣物外,化妝品的選擇也成為主流消費品。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網購化妝品真假難辨,消費者的維權之路更是困難重重。
近日,市民白女士在網站上購買了韓國某品牌化妝品。幾天后,包裹收到了,白女士打開一開,除了購買的商品外,商家還附贈了數(shù)十包同品牌化妝品的試用裝??梢豢促浧钒b上日期竟然打印在普通的貼簽上。起初白女士還納悶,這日期怎么是這樣的。”想到自己購買的是價格不菲的品牌化妝品,便不加思索的使用了??梢庀氩坏降氖牵谑褂昧嗽摶瘖y品后,她臉部就開始發(fā)癢還長出很多紅色小疙瘩,后經皮膚科醫(yī)生診斷為接觸性皮炎。當白女士將自己的遭遇反饋給網站客服時,卻未得到任何回復。
而市民賈女士也遭遇了同樣的“美麗陷阱”。賈女士在一家化妝品網店購買了一套護膚品,店家說是海外走私回來的水貨,由于臨近保質期,價格要比原裝進口便宜一半。
她想都沒想,花了600多元將這套產品“拍”下。收到貨后,潘女士發(fā)現(xiàn)這些產品包裝看上去與原裝進口的差不多,包裝盒上全是英文。可用了沒幾天,她的額頭上就冒出一些痘痘。感覺不對勁的她把網購的化妝品拿去實體店問詢,結果被證明是假貨。
某名牌化妝品銷售主管馮女士介紹,網購化妝品最讓顧客心動的就是價格要比實體店低?;瘖y品在實體店最大的折扣是在七折左右。對于網絡賣家而言,幾乎很難從官方渠道拿到五折的化妝品?!澳壳熬W上銷售的超低價化妝品,如三折、甚至兩折的化妝品質量真的很難保證?!?/p>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購買化妝品又該注意哪些呢?馮女士提醒消費者,在購物時切勿輕信商家的低價信息。要注意查看化妝品包裝上有無標明生產企業(yè)名稱、聯(lián)系方式、化妝品生產企業(yè)衛(wèi)生許可證號,如果是進口化妝品有無標明進口商名稱、聯(lián)系方式;化妝品包裝或說明書上有無標明生產日期、保質期、質量合格標記。
在購買用于育發(fā)、染發(fā)、燙發(fā)、脫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曬的特殊用途化妝品時,檢查產品包裝上有無特殊用途化妝品的批準文號;在購買進口化妝品時,檢查產品包裝上,有無進口化妝品備案號:如衛(wèi)妝備進字(年份)第****號,如:衛(wèi)妝備進字(2006)第5630號、國妝備進字J年份****,如:國妝備進字J20092148(2008年9月17日以后)。最后一定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選擇適合自己膚質的化妝品,萬萬不可根據化妝品的廣告宣傳而隨意選擇使用。
采訪中,諸多實體店商家表示,目前網購化妝品的假貨、劣質產品正在無形中損害電商的行業(yè)信譽。同時也損害實體店的經濟利益。
針對白女士與賈女士遭遇,記者在師達律師事務所了解到,目前,很多電商的虛假宣傳是引誘消費者上當受騙的罪魁禍首。一些不良電商抓住消費者“占便宜”的心理,在銷售過程中真假參半、以假亂真、舊瓶新裝,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在此,律師提醒廣大消費者,如在網上購買低價商品一定要保留好消費憑證,以便自身權益受損時,能及時維權。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