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世界上最遙遠(yuǎn)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痹疽痪鋺蜓裕缃駞s變成多少父母與孩子間的真實寫照。
“媽媽把手機當(dāng)成親生孩子,那我是撿來的嗎?”手機奪走了媽媽對我的愛,我恨手機?!笔謾C成了爸爸媽媽的第二個孩子”……近年來,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不少家長通常是邊陪孩子,邊玩手機。對此,孩子們紛紛發(fā)聲:手機,別跟我搶父母?!绷粐H兒童節(jié)即將來臨,讓我們一起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送他們一份最溫暖的禮物,從而拉近親子間的距離。
控訴
“手機才是你們的孩子”
鏡頭一:“每天抱著手機掙錢,這就是愛嗎”
小程今年只有8歲,但他看起來要比同齡小朋友成熟些。
小程的媽媽是個微商,每天只顧手機刷單、結(jié)賬,看管弟弟的重任就落在了小程身上。弟弟不到兩歲大,特調(diào)皮,小程哪里看管得了,有時,他行動稍微慢些,弟弟就會尿或拉一褲子。
在小程的記憶里,媽媽吃飯、上班、睡覺甚至連上廁所都帶著手機。有一次,小程問媽媽:“上廁所為啥還要帶手機?”媽媽邊看手機邊回答:“我用手機掙錢,還不都是為了你和你弟弟!”
媽媽用手機掙錢,小程可以理解,但他不解的是,為了掙錢就可以不管他和弟弟了嗎?媽媽光說愛他,可他一點都感受不到。
小程不解地問:“在大人的世界里,難道只有掙錢才是最重要的嗎?給錢花就是所謂的愛嗎?”
鏡頭二:“媽媽只顧看手機,周末都不閑”
7歲的萱萱膽怯、寡言。她的爸爸媽媽工作特別忙,她周一至周五都在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家住,只有周末才能跟媽媽待在一起,一個月只能見兩三次爸爸。
“媽媽總說她忙,一打電話就忘了我的存在?!陛孑嫜劾镟咧鴾I說。
“我依偎在媽媽懷里,媽媽正在給我講故事……”多少次萱萱正做著美夢,卻被著急上班的媽媽叫醒。
這個周末,萱萱又像往常一樣跟著媽媽去單位加班。到了單位,媽媽接打電話忙得不可開交,沒人陪她玩,也沒人陪她說話,她只能一個人面壁發(fā)呆。
萱萱多想有個快樂的周末,有爸爸媽媽的陪伴,哪怕一小會兒也行。
鏡頭三:“我學(xué)著父母玩手機,成癮不能自拔”
寧寧是小學(xué)六年級學(xué)生,長得一表人才,學(xué)習(xí)成績卻是班里倒數(shù)幾名。
寧寧的爸爸媽媽整天游手好閑,只顧玩手機游戲,跟朋友打牌。
“他們在旁邊玩手機,卻讓我專心寫作業(yè)。我哪里能學(xué)進(jìn)去。媽媽每次都呵斥道‘你現(xiàn)在的任務(wù)就是學(xué)習(xí),不要想其他事情’?!睂帉幙鄲赖卣f。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fù)印件。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寧寧慢慢地被影響,加入到“手機游戲大戰(zhàn)”中。就這樣,他玩手機成癮,考試成績一落千丈。
“媽媽一不高興就說,考那么點分,一天就知道玩手機。接著就禁止我玩手機?!睂帉幉粷M地說。
寧寧說他在父母那里得不到愛,得到的全是呵斥和不理解,只有玩游戲時,才能完全釋放自己,找回自信。
委屈
“我們是大人,使用手機很正?!?/strong>
“孩子在你身邊時,你有沒有在玩手機?”在平陽廣場,記者隨機采訪了20位父母,16位父母表示“的確在玩”,3位父母表示“偶爾玩”,只有一名父母表示“放下手機,專心陪孩子玩耍、聊天或?qū)懽鳂I(yè)?!?/p>
在采訪過程中,很多父母覺得給孩子更好的物質(zhì)生活,讓孩子上最好的學(xué)校,穿最好的衣服,他們可以犧牲休息時間,甚至舍棄愛好,努力工作賺錢。這些父母雖然滿足了孩子的物質(zhì)需求,卻忽略了他們的心理需求。
不少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總想玩游戲。趙先生說:“我也知道陪孩子時玩手機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總想玩兒?!蓖跖空f,她平時工作忙,要么沒時間陪兒子,要么陪兒子時總看手機,這一行為曾導(dǎo)致兒子跟她冷戰(zhàn)了好幾天?!拔疑钌钜庾R到自己錯了。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只要陪他,我就不玩手機,慢慢地我們的關(guān)系才緩和。”
父母在玩手機,卻呵斥孩子專心學(xué)習(xí),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
支招
制定“無手機”陪伴時間
那么,父母玩手機對孩子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父母應(yīng)該如何做?市心理咨詢師協(xié)會黨支部書記郝紅瑞說: “首先,父母應(yīng)該做到有效陪伴。長久有負(fù)面作用的陪伴,不如有效陪伴1小時。真正的有效陪伴是身心都和孩子待在一起,正面回應(yīng)孩子的每句話和每個動作,而不是坐到孩子身邊,卻忙于自己的工作;其次,父母的示范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尤為重要。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孩子總是在無意中模仿父母的一舉一動,甚至‘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孩子玩手機的時間會更久,玩的方式會更多,上癮程度會更深。其實,孩子往往是用玩手機這種方法表達(dá)一種無聲的抗議;最后,手機問題會成為親子矛盾的‘導(dǎo)火索’。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沖突和矛盾,根本原因不是孩子‘不聽話’,往往‘不聽話’的是父母。因為父母沉浸在手機里時,總是看不到孩子的需求,聽不到孩子的聲音?!?/p>
“父母應(yīng)該保證每天一小段時間‘無手機’陪伴,哪怕只有15分鐘。如果這段時間家長必須使用手機,請向孩子請假?!焙录t瑞建議道。
采訪手記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孩子們一個又一個失落的表情,耐人尋味,值得深思。
大家都說:“現(xiàn)在的孩子多幸福,要啥有啥!”但是很多父母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對孩子而言,這個世界上最溫暖、最珍貴的禮物,只有父母的陪伴,陪他聊天、畫畫、玩玩具,陪他成長。
其實,孩子真正需要陪伴的日子很短,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請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不僅僅是說說而已,是要用實際行動來詮釋!
記者 郭秀婷
責(zé)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