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歡迎各位小記者,今年是我們山西師范大學建校60周年,接下來我將帶領你們參觀美麗的大學校園,并給你們講一講學校的歷史與文化,希望可以幫你們樹立遠大的理想。”9月9日上午9時,臨汾晚報小記者團的100余名小記者走進山西師范大學,開展“感知師大厚重文化底蘊激發(fā)少年圓夢大學志向”活動,山西師范大學學生會主席趙君如帶領10余名學生會成員,擔任本次活動的向導與講解員,并代表學校熱情邀請小記者:歡迎你們來師大學習參觀,也希望多年后你們可成為師大的一份子?!?/p>
觀歷史 學習家鄉(xiāng)文化
“大學生活究竟是什么樣的?”當天上午,小記者一進入校園就好奇地東瞧瞧、西望望。
小記者朱軒睿的家就在師大附近,他經(jīng)常在師大玩,這一次想好好感受一下這座校園的魅力。
在師大學生會同學的帶領下,第一站,小記者們來到了該校田家炳教學樓內(nèi)的晉學博物館。
晉學博物館創(chuàng)建于2004年,依托晉學而建,既是一座歷史博物館,也是一座專題博物館。主要展示了類猿人向智人過渡的過程、早期國家的形成以及晉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包含丁村文化、陶寺文化、晉文化三個展區(qū)。
“晉學博物館展現(xiàn)了山西作為華夏文明起源的搖籃,是如何在上古時期走在文明前列,用實物證實了‘華夏文明看山西、山西文明看晉南’的觀點,這里有晉文化的起源,有晉國霸業(yè)的歷史與變更……”在晉學博物館內(nèi),該校歷史系同學為小記者詳細講解了山西文化的起源,幫助小記者們了解家鄉(xiāng)的歷史。
“通過參觀晉學博物館,我知道了晉文公的故事,還知道山西簡稱‘晉’的由來,原來我的家鄉(xiāng)有這么厚重的歷史文化,作為一名臨汾少年,真驕傲?!痹跁x學博物館參觀結束之際,小記者郝澤鑫在筆記本上寫下這一站的收獲與感悟。
聽故事 傳承巨人精神
隨后,小記者來到了第二站師大地標建筑:巨人廣場。
為了此次活動,師大學生會的同學們下足了功夫,我們事先查閱了校史,翻看了名人資料,生怕講解的不夠詳細而誤導了小記者?!睂W生會副主席曾溪表示,希望能將師大最優(yōu)秀的一面展現(xiàn)給小記者。
在巨人廣場有八尊巨人石雕,師大學生繪聲繪色地講起了牛頓、高斯、門捷列夫、愛因斯坦、李四光等科學巨匠為世界所作出的偉大貢獻及生平事跡。
巨人們勇攀高峰的決心和毅力令小記者敬仰。小記者張雨諾聽得津津有味,她發(fā)自肺腑地感嘆:這幾位科學家在發(fā)現(xiàn)探索、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道路上不畏艱難、堅持不懈。他們的精神激勵著我們、指引著我們!”
學傳統(tǒng) 觸摸中國國粹
中國戲曲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擁有近千年的歷史。臨汾被譽為“戲曲之鄉(xiāng)”、“小梅花之鄉(xiāng)”,這塊充滿歷史文化底蘊的土地留存著豐富而珍貴的遺物與遺跡。第三站,小記者們在戲曲文物研究所一探究竟。
在師大戲曲博物館內(nèi),該校戲研所的一位研究生負責本站的講解任務,她從戲曲的發(fā)展歷程、藝術特色、著名劇種及廣為流傳的劇目講起,著重介紹了戲臺、雕塑、戲畫、舞臺題記、服飾道具等與戲曲有關的文物。在她的帶領下,小記者循著戲曲文化的發(fā)展歷程,流連在一個個展廳之間,仿佛與戲曲歷史在“對話”。
小記者劉姿含忍不住嘖嘖稱奇:從小,爸爸媽媽就告訴我,戲曲是中國國粹,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從古到今,戲曲的魅力從未減退?;丶乙院?,我要聽幾出臨汾本土的蒲劇、眉戶戲,進一步感受戲曲的魅力?!?/p>
長見識 師大學子授課
“要是能在大學上一節(jié)課,當一次名副其實的‘大學生’該多好!”徜徉在美麗的大學校園,小記者不由發(fā)出感慨。隨后,他們的夢想實現(xiàn)了。山西師范大學小學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劉夢霞特地給孩子們上了一堂別樣的“小記者大學生課”。
“同學們,你們每天堅持復習和預習嗎?”劉夢霞剛發(fā)出提問,小記者們便七嘴八舌地回答。
“我有時候會預習,有時候就忘記了……”
“我們每天放學玩的時間都不夠……”
聽完小記者們各式各樣的回答,劉夢霞并沒有著急地給出答案,而是帶領小記者開啟了“小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課程講座。
劉夢霞從生活到學習,為孩子送來了“知識大寶藏”,從按時起床的作息習慣,到日常生活中好習慣的養(yǎng)成,再到學習中提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學習方法,她用動畫人物的可愛形象,讓小記者們在歡樂的學習氣氛中,了解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我要考上理想的大學!”……通過走進大學校園活動,小記者們與憧憬向往的大學校園來了一次親密接觸,在大開眼界的同時樹立高遠志向,期望小記者可以發(fā)奮圖強,筑夢未來,數(shù)年后圓夢大學,做勇敢的追夢少年。
記者 趙俊 張暉悅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