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記者 景文婷)連日來,市委依法治市辦認真學習、大力宣傳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努力營造法治建設的濃厚氛圍。同時,立足我市實際,采取各項有效措施推進貫徹落實。
一是引深“法治臨汾”建設。增強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意識,要把市委的領導貫穿法治臨汾建設的各個方面,及時把市委的重大決策轉化為依法治市的具體行動,確保依法治市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方向推進。充分發(fā)揮市、縣兩級依法治市(縣)辦公室職能,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化法治臨汾建設的實施意見》,大力推進“1+6”工作機制建設,充分發(fā)揮六個聯(lián)席會議作用,深入探索總結各項制度運行過程中形成的經驗,不斷豐富工作內容,提升工作水平,努力將依法治市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二是引深法制宣傳教育。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市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宣傳憲法,深入宣傳中國社會主義特色法律體系。重點加強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進一步完善黨委中心組學法、任前法律知識考試等制度,充分利用平陽大講堂和各縣市干部大講堂的平臺,有針對性地組織好法制報告會,切實提升各級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fā)展的能力。緊密結合當?shù)孛袂?、社情,針對不同地域、行業(yè)和普法對象,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方式,不斷深化“法律六進”活動。同時,利用好《臨汾日報》的法治社會周刊、市電視臺的論理說法、市廣播電臺的法制時空、法治網(wǎng)站進行多形式的法制宣傳,引導人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
三是引深法治文化建設。繼續(xù)深入推廣翼城縣創(chuàng)辦“經緯劇場”普法的經驗,在全市打造一批具有濃郁地域特色、貼近群眾實際的普法品牌。注重發(fā)揮法治文化廣場、法治文化書屋、法治文化長廊的效應,培育一批有特色、高品味的法治文化示范點。充分利用侯馬彭真故居紀念館、洪洞華夏司法博物館、安澤荀子公園、霍州署衙等市級法制教育基地,大力弘揚法治精神,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進一步強化法治理念,堅定法治信仰。
四是引深法治創(chuàng)建活動。按照“堅持系統(tǒng)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的要求,科學有序地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依法治理工作。
廣泛深入開展“依法治理示范單位”、“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社區(qū)”創(chuàng)建活動,重點加強對創(chuàng)建示范點培樹工作,按照成熟一個、創(chuàng)建一個、規(guī)范一個的要求,切實發(fā)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以點帶面,推進依法治理工作不斷深化。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