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面上銷售的保健品可謂是種類繁多,補鈣的、補鋅的、補維生素、疏通血管的……而大部分的保健品主要針對的多為兒童和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鋪天蓋地的保健品廣告讓不少老人們挑花了眼,稍不留神就容易上當(dāng)受騙。
家住市區(qū)五一路的李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父親有高血壓,前年因腦溢血留下了偏癱的后遺癥。不久前老人聽說某保健品不僅可以降壓、疏通血管,還對心臟、腎、腸道等都有保健的作用。老人聽得心動,于是花了6000多元買了幾個療程的,甚至連之前一直吃的降壓藥也停了。李女士對此很是擔(dān)心,“不讓買吧,惹老人生氣。買吧,是真害怕上當(dāng)受騙,騙點錢不要緊,就怕吃了病沒好轉(zhuǎn),反而再吃壞了身體?!?/p>
除了吃進肚子的保健品,還有保健用的儀器。一些商家打著免費為老人量血壓、測血脂或是免費讓老人體驗保健儀器的旗號,向老人推銷保健儀器,市民楊先生的父親聽說很多老年朋友在體驗?zāi)撤N保健儀器,對腰間盤突出等有好處,于是在免費試了幾次后,竟然花了一萬多元買了一臺保健儀器,楊先生說:“到底有用沒用真不好說,但老人覺得管用,做子女的也不好阻止?!?/p>
有關(guān)部門提醒,消費者在購買保健品時,要看清所購買的商品上是標明“藥字號”還是“國食健字號”。如果是保健品的話,按照國家相關(guān)規(guī)定保健食品是不能當(dāng)做藥物來賣的。另外,保健品的作用主要是保健、輔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代替藥物使用,消費者在購買保健品時不要盲目輕信某一種藥就能“包治百病”。記者 白潔
責(zé)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