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涼,一些小區(qū)的采暖費收繳工作也陸續(xù)開始?!安膳M”,這個延續(xù)了多年的話題,每年入冬總被人們不厭其煩地提及。據說,今年的采暖費收取仍維持去年的水平。于是,有市民們質疑:煤價降了,取暖費為什么不降?”就連微信圈里,呼吁降低采暖費的帖子也被微友們廣為“點贊”。
眾所周知,從2012年下半年起,我國煤炭價格一路走低,煤炭價格下降,供熱成本勢必下降,為什么取暖費卻不隨之下調呢?看來,市民的質疑不無理由,而面對市民的質疑,供熱企業(yè)似乎也有苦衷:多年來,供熱成本與熱價嚴重倒掛,隨著煤價的走低,這種情況雖有所緩解,但由于人員工資、水電費、污水處理費等都在上漲,企業(yè)長期以來的窘境并未完全擺脫。
一邊是市民抱怨取暖價格只漲不降,另一邊是供熱企業(yè)稱微利甚至虧損經營。近年來,公眾不僅對取暖費產生過質疑,包括水費、電費等關乎民生的公益事業(yè)的收費定價均引發(fā)過質疑和不滿。針對于此,業(yè)內人士認為,政府和群眾之間長期的信息不對稱是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了解,目前,供暖企業(yè)提供的熱商品數(shù)量,還遠遠不能滿足城市實際的需求,這使得企業(yè)處在賣方市場的有利地位,一定程度上具有壟斷性。這是造成供熱矛盾的重要原因。供熱企業(yè)以前要完成社會福利的使命,而今天在穩(wěn)定社會方面的作用同樣不容小視。從這一層面思考,供熱企業(yè)已不單單是一家自負盈虧的企業(yè),其身上也承擔著巨大的社會責任。
因此,在承擔這部分社會功能方面,單靠企業(yè)是不行的,政府應發(fā)揮重要作用。正如針對“采暖費究竟是收多了還是收少了”這樣的民眾質疑,政府應該督促供熱企業(yè)向廣大取暖用戶公開詳盡的收入和支出,做到收支透明化,讓市民享有知情權、參與權,做到心中有數(shù),明明白白交納取暖費。同時,還可以引入第三方機構對熱企供熱成本進行審核,保證審核過程的公正,夠剔除成本中一些不必要的因素。
其實,作為普通百姓來講,不管是漲價還是降價,只要合情合理大家都是可以接受的。怕就怕暗箱操作,漲價漲得不明不白,讓老百姓繳費繳得不清不楚。
我們期待,有關部門能開誠布公,加強溝通,加減有據,首先讓市民從心里感到溫暖,從增加透明度來增加公信力,取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讓供熱事業(yè)更和諧、更清潔、更溫暖,讓大家過一個真正溫馨的“暖冬”。
曉琳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