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家住司法巷的秦女士向記者講述,他的兒子最近迷上了一款學習軟件,改變了之前勤學動腦的習慣,也改變了他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拔艺婧ε滤蛔约簞幽X了,學到的東西不是真材實料?!鼻嘏繐鷳n地說道。
暑假來臨,脫離了學校的枷鎖,學生們的學習狀態(tài)輕松了許多,尤其是在各大學習軟件的“輪番轟炸”下,學生們的學習似乎更加輕松。“上個星期,我的作業(yè)基本上就做完了。
如果不是同學們給我推薦的這款軟件,我也不會這么輕松地完成,我比較偏科,數理化特別不好,難題基本上都是通過這款軟件解決的?!?6歲的苗同學邊說邊向記者介紹,這是一款實時答題軟件,我的很多同學都在用,我們還有學習圈可以共同討論,即能輔導學習,又能解決難題,基本上給的答案都正確?!泵缤瑢W打開這款軟件的同時,記者注意到在“我的問題”一欄,僅7月15日當天,苗同學的提問就達到二十多條。
與此同時,記者打開手機,在應用市場看到,學習軟件有十幾個,下載量在幾萬次到百萬次。記者隨意下載了其中一款名叫學習寶的軟件,進入界面便看到,天下沒有解不了的難題、10秒內即可得到精準答案的標語,登錄該軟件,分為三個部分,文字描述和拍照上傳,還有“學習圈”,可以向同班同學及老師提問發(fā)帖,還可以找到教育專家,在互動中交流溝通,共同討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對此,家長們也是糾結不已,既希望可以代替家長輔導孩子學習,又擔心孩子過于依賴學習軟件。已是兩個孩子家長的段女士向記者說道:我的文化水平低,平時輔導孩子學習很讓我頭疼,很多情況下都是送到輔導班,今年放假后輔導班少了,請家教花費太高,只能找親友來幫忙輔導?!倍闻空f,鄰居家的孩子給他孩子的手機上下載了一款學習軟件,并教會孩子怎么使用,這讓她既輕松又擔憂。
在我市堯都區(qū)實驗小學教學的李老師表示,有這樣一個學習交流平臺可以說是好事,但孩子們用起來難免會懶惰,甚至產生依賴。“這些軟件出現后,我也關注了,下載到手機里發(fā)現,有時候答題庫并不準確,而且個別情況下沒有解題步驟,只有答案,但是好的一方面就是有學習圈,像朋友圈一樣可以發(fā)帖,也可以和小伙伴們討論,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機會?!崩罾蠋熃ㄗh道,家長不要讓孩子依賴解題軟件,要培養(yǎng)孩子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有解決不了的難題可以問老師、同學,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是長久性的。
記者梁娟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