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趙文家 李靜)高考落下帷幕,考生們正焦急地等待結果。一些不法分子伺機編織高校招生的“詐騙大網”,使出各種伎倆“引君入甕”。對此,家長和考生們切忌“病急亂投醫(yī)”,提高識騙防騙能力,謹防錢財被“忽悠”。
高考那兩天,校內校外一樣忙碌,各類招生人員蜂擁而至,趁機跟家長套近乎。家住西關的楊女士就在四中考場門前遇上了“貴人”,這位“貴人”自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下屬院校的招生負責人,詢問楊女士有沒有心儀的院校,想不想讓女兒學習空乘,未來可安排就業(yè)。我女兒成績上三本都勉強,但是身高、外形都不錯,要是能當空姐就好了?!睏钆款D時大感興趣,追問對方錄取要求。
“他們院校不看高考成績,面試過關就能交錢入學,同時簽訂就業(yè)協(xié)議,確保以后在航空公司或機場任職。”入校的門檻有點兒低,楊女士泛起了嘀咕,回家上網一查,該校早有虛假宣傳的“案底”,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沒有絲毫關系,只是一所類似于成人教育的民辦學校。
近年來陸續(xù)曝光的招生騙局讓家長和考生的防騙意識有所提高,免考入學”、計劃外指標”或“軍校特招”等詐騙手段已不大奏效。但是高考招生騙局年年都有新花樣,騙子們也打起了“心理戰(zhàn)”,拋出“傍名校,定向招生”、簽訂協(xié)議,安排就業(yè)”等新花樣,致使形形色色的高招騙局幾乎年年都在上演。
凡事沒有捷徑可走,高考招生同樣不存在“托關系”、低分高錄”一說。涉及高考的詐騙活動一般主要集中在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高考前夕,出售高考答案或許諾能在考試過程中傳進答案;第二階段在錄取前夕和錄取過程中,自稱有上好大學的門路,分不夠花錢就能去?!迸R汾警方在此公布了幾類高考招生騙局,提醒考生和家長應保持清醒頭腦,理智應對錄取事宜。
陷阱一:一些騙子利用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辦學大眾化、多元化發(fā)展形勢,故意混淆成人教育、高考自學考試等概念,聲稱只要花錢就可以上名牌院校,畢業(yè)之后卻拿不到普通高校的畢業(yè)證,獲得的學歷也不被國家承認。
陷阱二:打著自主招生的幌子,將自主招生混淆自由招生,向家長承諾自主招生就是學校說了算,只要肯花錢就可以拿到自主招生的指標。
陷阱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國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騙考生和家長,吹噓自己能弄到某大學定向生名額,但要收取“定向費”。
陷阱四:打著本科“補錄”旗號行騙。騙子利用考生及家長不熟悉招生程序的弱點,打著本科補錄旗號行騙。
陷阱五:在錄取信息正式公布前,利用家長和考生急于了解的心理,以可以提前獲取招錄信息為名騙錢。
陷阱六:利用互聯網上的虛假招生網站,進行招生錄取,進行網絡詐騙。
陷阱七:不法分子通過編造虛假招生院校、虛假合作辦學單位招攬生意,更有惡意仿造合法高校招生網站,非法篡改合法招生院校網上公示錄取名單,偽造錄取考生名冊和高校錄取通知書。
陷阱八:通過郵局、快遞公司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打入騙子的銀行賬號。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