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夜幕降臨時,一群大爺、大媽們不約而同地在市區(qū)居民樓附近、商場門前的空地處、廣場等地聚集在一起,跟著節(jié)拍、跳著廣場舞。一次在朋友家樓前的空地處,看到跳舞的人群大致分成了兩大部分,不同的音樂交雜在一起,聽上去非常嘈雜,分貝過高,遠遠超過了電視的正常音了……近日,在北京昌平某小區(qū),鄰居跳廣場舞放音響過大,影響了自己的休息,56歲的施某拿出家中藏匿的雙筒獵槍朝天鳴槍,其還放出自己飼養(yǎng)的3只藏獒沖散跳舞人群。
根據(jù)有關(guān)報道,“喜歡清靜,睡眠也不太好”的施某,曾多次和組織跳廣場舞的郭某交涉,其間甚至爆發(fā)過肢體沖突,但是一直都沒有效果。溝通失敗之后,雙方矛盾進一步激化,各種機緣巧合之下,施某當日完全失去理智,酒精的作用加上醞釀已久的仇恨,令其身懷利器,好勇斗狠。
如今,在每一個城市廣場,都會有一群大爺和大媽們在跳廣場舞,這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的存在。老有所愛、老有所樂,廣場舞式的健身形式,讓許多老年人退休后又重新找到了新集體。
一般而言,廣場舞的音樂,還是較為舒緩的,但聲音都調(diào)得很高,顯得高亢而激越;在寂靜的清晨和黃昏時分,幾里之內(nèi)甚至都能聽到。從老人們的角度考慮,這似乎也難免,如果音樂聲音太低,他們恐怕會捕捉不到節(jié)奏感。
老人們想找個開闊的地方聚在一起跳支舞;周圍的市民不想被滋擾,兩者尋找不到一些平衡,是哪方錯了嗎?不,糾結(jié)到底,還是城市沒有為老人們提供一個“適宜”跳舞的地方。從另一個層面來講,在一些樓盤設計中,應綠化綠地和空出有運動需求的退休群體的地方,這樣一來,那些大爺、大媽們就不會選擇自家近處的場地將就了事了。這一普遍現(xiàn)象也映出當下人均公共體育場地嚴重不足的窘境。
當前,急需相關(guān)部門多方合力,構(gòu)建起和諧、文明的廣場舞公共文明精神與價值取向,讓廣場舞舞出文明,舞出和諧,舞出老百姓的精氣神,而不能噪音一大片,傷害了感情。筆者認為,針對廣場舞倡導與推廣過程中屢屢發(fā)生的擾民現(xiàn)象,要對癥下藥,予以科學整治與規(guī)范,這才是最重要,也迫在眉睫。楊文婷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