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拜訪一位老領導,他諄諄教導我:人一生中最大的本事就是學本事。”細細品味這句話,深感精辟,很受啟發(fā),這對于我們做人做官做事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求我們每個黨員干部要有真本事,但前提是要會學本事。會學本事是黨員干部的立身之本,更是黨員干部的最大本事。怎么學本事?筆者認為,還是那句老話,學習、學習、再學習。
學本事,首先是想學習。應當認識到,加強學習是形勢所迫、責任所系、素質(zhì)所需。學習是一種政治責任。對于廣大黨員干部來說,學習就是對黨的事業(yè)無限忠誠和高度負責的具體體現(xiàn),是堅定理想信念的必然路徑。要始終把學習當做第一要務,不斷增強學習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自覺培養(yǎng)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做“學習型”領導干部。學習更是履職盡責的內(nèi)在要求。形勢在不斷發(fā)展,如果固步自封,面對新形勢、新問題就會束手無策,必然造成工作質(zhì)量下降或者失誤。只有想學習的干部,才能獨立思考,分析深入,思維辯證,更加準確地把握上級意圖,結(jié)合崗位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才能更好地執(zhí)行上級意圖,勝任職責需要、崗位需要、角色需要。
學本事,重要是能吃苦。浮躁一些,到處便招憂悔;誘惑二字,從來誤盡英雄”。浮躁讓人頭腦發(fā)熱,讓人目眩神速,心不平則氣不守,氣不守則難用心。選擇學習就是選擇進步,但學習從來不能三心二意。古語說,學海無涯苦作舟”,而“韋編三絕”懸梁刺骨”鑿壁偷光”等,不僅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更是用心苦學的典范。不吃苦中苦,難取到“真經(jīng)”。要學會忍受學習上“山窮水盡疑無路”的苦悶,學會忍受一時受挫、暫時沒有收獲的痛苦,始終保持學習上的韌性。要有恒心與毅力。學貴有恒,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不能指望立竿見影、一蹴而就,鍥而不舍、水滴石穿才是學習的常態(tài)。持之以恒,把學習當做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進酒店、多進書店,少些娛樂、多些思考,學會“擠”時間、搶”時間,每天半小時、讀書三四頁,天長日久,必將厚積薄發(fā),學有所得。
學本事,關鍵是會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彼伎际菍W習的更深層和更高境界的要求,也是轉(zhuǎn)化為能力的主要途徑。孔子說:上學以神聽,中學以心聽,下學以耳聽?!本褪钦f,上等的學習方法,要邊學習、邊思考,這樣才能探求事物的本質(zhì),領悟事物的精髓。
思考是學習的深化,是認知的必然。如果只是機械地學習、被動地接受,沒有思考,再好的知識也難以吸收和消化。在工作實踐中,要善于帶著問題學習,養(yǎng)成邊學習邊思考的習慣,力求把粗淺的東西變?yōu)榫毜?、感性的東西變?yōu)槔硇缘?。學習是起點,思考是過程。一個能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善于思考、勤于總結(jié),不斷尋求新思路、確立新理念,悟性就會越來越高。一句話,思考越深,收獲就越大。
(作者系江西省撫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副主任)嚴水泉
責任編輯:鞏鵬
下一篇: 年關務必過好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