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入汛以來,309國道K1146+060跨線橋上,“守橋人”馬學軍每天都會對這座橋梁的防汛防備情況進行日常檢查。自今年全市防汛工作開展以來,市交通運輸局通達圣公路養(yǎng)護公司負責的幾座橋梁,都配上了專門的“守橋人”,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要確保汛期期間所負責的大橋橋面不會出現(xiàn)水毀,不會因為汛期導致安全問題的發(fā)生。
馬學軍所負責的309國道跨線橋,全長只有80米,是一座上跨高速公路的涵洞橋。自他成為這座大橋的“守橋人”后,他每天上午、下午都要來這里巡查一番,發(fā)現(xiàn)了問題,就會立刻組織養(yǎng)護工進行養(yǎng)護修理。一般情況下,只要他一呼叫養(yǎng)護工,負責這座大橋的工人師傅就會立刻趕來。
端午節(jié)前的那場強對流雷暴大風后,馬學軍一個人趕到橋上巡查,發(fā)現(xiàn)橋涵上的排水洞都被堵住了,橋面上全是積攢的雨水,而負責這座大橋的養(yǎng)護工人又暫時趕不來。眼看天要黑了,就麻利地脫下雨衣,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從車里找來一次性筷子,蹲在橋上一個洞一個洞地疏通。眼見堆積在橋上的雨水都順利排走,他的衣服、褲子卻早已濕透,一陣忙碌過后,想找個地方歇一歇,抽支煙,卻發(fā)現(xiàn)放在褲兜里的一盒煙已經(jīng)全都濕透了……
馬學軍的同事王愛民,也在今年的防汛工作中,成了市區(qū)城南公路K4+082.907矮塔斜拉橋的“守橋人”,與馬學軍不同的是,王愛民負責的這座大橋,全長達822.36米。
城南公路是我市市區(qū)的一條重要交通要道,這座大橋更是這條公路上最重要的橋梁,每天從此處通過的車輛非常多。別人守護的大橋大都一百多米,可自己負責的大橋卻有八百多米。“守橋人”的任務分下來后,王愛民沒有抱怨,只是擔心自己一個人沒有辦法保護好這座大橋。
為了完成“守橋人”的任務,他找到領導,按照大橋的上行、下行之分,多要了一名保潔員。在他看來,保護大橋的人能多一個就是一個,了不起自己放下身段,也兼職成為一個養(yǎng)護工,這樣總沒問題了吧。
暴風暴雨來得毫無征兆,對養(yǎng)護工作帶來了極大不便。王愛民從不怨天尤人,他對“老天爺”從不抱僥幸心理,遇事就干,這才是他的風格。針對大橋上垃圾過多的情況,他要求負責這座大橋的養(yǎng)護工和保潔員,每人每天上橋下橋,都必須撿一袋垃圾,每個人都要隨時保持撿垃圾的工作態(tài)度,他想方設法,讓這座大橋始終保持干凈整潔。
臨汾人都知道,咱們的地界上有一條洰河,還有一條澇河。這兩條河上各有一座大橋,分別是長約65.84米的108國道K886+930洰河橋和長約87米的108國道K884+322澇河橋,這兩座橋的守橋人,就是申建。
申建是我市公路養(yǎng)護工作的老員工,同時負責兩座大橋,既是因為組織對他能力的信任,也是因為他多年來做事認真細致贏得的口碑。兩座大橋的“守橋人”,平時該如何工作?對于這個問題,申建回答說,他也沒有好辦法,自己又不是孫悟空可以分身去別處,只能比別人更努力一些,在崗的時間要更長一些。
別人說,申建多負責一座大橋,應該會很忙很累,但他卻通過負責的兩座大橋,找到了開展橋涵防汛工作的竅門——對比。防汛期間,橋梁的巡查工作非常重要,申建在開展日常巡查時,先會對其中一座大橋進行細致檢查,發(fā)現(xiàn)的問題,不但及時處理,還要單獨記錄。然后,他帶著問題,前往第二座大橋,先拿出前一座大橋的問題在這座大橋上比對問題,果然一找一個準。要是又發(fā)現(xiàn)了新問題,他就又要趕緊返回到前一座大橋,八九不離十也會有同樣的問題。就這樣,在對比之后,他總能找出更多更隱蔽的安全問題,對兩座大橋的安全防汛起到了重要作用。
汛期期間,市交通運輸局針對橋涵防汛工作制定了細致的工作安排,“守橋人”的工作職責和發(fā)生在守橋期間的故事比比皆是。但是,他們成為“守橋人”的初衷,卻是要堅守崗位,為了橋涵安全度汛,正如他們所說,工作越忙,故事才越多,收獲才越多,大橋才越安全……
記者 楊全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