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杰 陳澤 郭鵬)今年以來,為切實發(fā)揮好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對各項工作和干部日常管理的導向和杠桿作用,吉縣遵循“橫看名次、縱看突破、內看和諧、外看民意”的工作標準,本著“統(tǒng)一設置權重,分頭評定等次,年終匯總排隊”的考核原則,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考核工作方式方法。
突出合理性,改考前“定”為考終“曬”。年初縣考核辦統(tǒng)一設置權重,圍繞黨建工作、年度中心工作任務和履職履責情況設定大的考核框架,不定具體的指標任務數據。年終各單位公開亮曬業(yè)績,考核組根據業(yè)績和任務難易程度、完成情況,統(tǒng)一進行縱、橫向比較,對被考核單位進行考核評定。改變事前下任務、定數字為事后查質量、看效果,使考核工作更加合理。
突出全面性,增加考“財”內容。在考“人”、考“績”、考“廉”的基礎上,把農村財務、“三資”及合同管理和縣直單位資金、財務、經費管理等都納入考核范圍,把最容易出問題的“管錢”工作作為考核單項工作重點,讓考核范疇更加全面完善。
突出客觀性,實行“誰主管、誰考核,誰了解、誰評價”的考核方法。根據各職能部門日??己撕湍杲K中心工作的完成情況,縣領導按照分工分組帶隊進行實地查訪核驗,并評定等次,讓對被考核單位最熟悉、最了解、最有發(fā)言權的人來進行評定,避免以往考核組“外行跟著看熱鬧、生人跟著湊伙伙”現象,使考核結果更有說服力和客觀公正性。
突出綜合性,按照“352評定標準”開展考核。單項工作和綜合工作劃分A、B、C(優(yōu)秀、較好、一般和差)三類等次,分別占被考核單位總數30%、50%、20%的比例進行等次評定,縣考核辦綜合各單項等次評定結果,按A類等次得該項所賦分值滿分;B類等次得該項所賦分值2/3;C類等次得該項所賦分值1/3的換算方法,結合加減分、一票否決和社會評價情況確定最終等次。
責任編輯:劉靜
下一篇: 吉縣:紅蘋果讓村民的日子紅紅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