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只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今年,侯馬市正在積極創(chuàng)建第四屆“山西省文明城市”,凡人善舉不斷涌現,人與人之間涌動著溫暖,演繹著小城大愛。
11月27日,對于剛剛20歲的小楊姑娘來說,極像是一個“劫后余生”的日子。7萬元工程款失而復得。準備報名高考的她,先在社會這所大學上了一堂愛心課,社會好人多,心存善念,傳遞正能量。
一袋“垃圾”竟藏數萬巨款
“撿垃圾很平常,撿錢手直打哆嗦”
郭西平是侯馬市環(huán)衛(wèi)局一名普通環(huán)衛(wèi)工。
27日,是一個普通的日子,她像往常一樣在馬路上保潔。像這樣的日子,她已走過了三個多年頭;也是一個令她和工友們高興的日子——單位開工資,每月就等這一天。
“我保潔的是新田路南側?!惫髌浇榻B說,上午八、九點鐘時候,她正在馬路南側保潔,扭頭發(fā)現在路北的馬路邊掉著一個“垃圾袋”,于是就走到馬路對面去撿,發(fā)現是一個磨損很破的紙袋,里面有一些簡單的洗澡用品,“還有一本舊書?!?/p>
環(huán)衛(wèi)工們心地很善良,她們有個習慣,對于別人的東西不隨便翻動,只盼失主盡快拿回,如果等不到失主就會上交單位和領導。
郭西平考慮這個紙袋應該是行人不小心丟失的物品,“撿到失物是常事,行人丟了東西詢問環(huán)衛(wèi)工的也是常事。失主應該會很快原路尋找?!彼裕龥]有把一袋子東西當作垃圾丟進旁邊的垃圾箱,也沒有帶回自己的清潔車上,而是走到遠處保潔的環(huán)衛(wèi)工李武生跟前,交待李大哥:“不知道誰把洗澡的東西給丟了,操心著看有人找及時還給人家。”
50多歲的環(huán)衛(wèi)工李武生應承著,隨手提起袋子看了一下,發(fā)現還有一只充電寶。這時候,單位打話讓領工資,李武生把車推到一棵樹下,將袋子放進清潔車,并用一塊垃圾紙板蓋上“保存”起來。在他心中,充電寶是“很值錢”的東西,“應該是一個年輕人丟的,現在孩子們手機都用這東西,值幾十塊錢哩,丟了心疼。”希望一會等有人來找,及時還給失主。
一只充電寶“救回”7萬元
“天天撿垃圾,而內心很干凈”
“1350元”是郭西平和李武生等300多名環(huán)衛(wèi)工一月的辛苦錢。雖然工資不多,但郭西平領到錢后很小心,不僅用紙包好,還用一個塑料裝上又纏了幾圈,然后放進厚厚的棉衣口袋。
李武生領完工資回到崗位,第一件事就是詢問走過來的保潔組組長黃玉華,“有沒有人來找充電寶?”
“還真有一個姑娘來找東西?!秉S玉華責任心極強,“28年清掃一條街”事跡感動新田,她已成為新田路乃至侯馬的環(huán)衛(wèi)工模范形象,2013年被評為侯馬市第二屆“十大道德模范”。她從李武生手中接過袋子,看看是否有失主信息。
當拿開洗澡用品、充電寶和一個杯子后,下面的東西把大家嚇倒了,“好像是一沓子錢”。黃玉華說,作為環(huán)衛(wèi)工人,她們平時在地上撿拾垃圾從來沒有嫌臟含糊過,“這時候手卻哆嗦的不停?!睘榱税踩鹨?,黃玉華把撿袋子的保潔員郭西平、另外的保潔員趙素琴都叫到跟前來查看。
一沓子錢用紙包著,大家沒有打開,黃玉華用粗糙的手估摸了一下,“感覺有4萬元”。再看,里面的舊書是一本歷史書,大家猜測失主不是老師就是學生,更多的人猜測是學生,“大人一般不會這么大意”,遺憾的是沒有找到失主任何聯系方式。大家選擇報告單位,市環(huán)衛(wèi)局領導接到報告后,第一時間到現場處置并報警。
在環(huán)衛(wèi)局大院一個辦公室,兩名出警民警當眾清點了撿到的失物,錢款為7萬元,整整齊齊的8沓人民幣(百元幣6沓,50元幣2沓)“閃”倒了大家,紛紛猜測“是誰這么不小心啊,丟了這么一堆錢?!?/p>
有人開玩笑地說“這些錢能頂我們4年掃大街了”,郭西平認真地說:“雖然我們干的是掃垃圾的活,但心里是干凈的。撿到東西一定會還給失主?!?/p>
警員聯系到110指揮中心,得知失主剛剛報警。通過預留的電話號碼聯系到失主——“真的嗎?!”失主在電話中直接大聲驚叫起來,令現場的人們像是聽到一聲“炸雷”。
當失主現身,果然是一個年輕姑娘,姓楊,今年20歲,四個月前應聘一家公司實習,同時利用業(yè)余時間復習備戰(zhàn)高考。當天上午帶了工程款去存款途中,“順便”到502學校參加了高考報名,沒想到出了大岔子。見到民警和環(huán)衛(wèi)工人時,“嚇傻”的小楊還沒有緩過神,臉色煞白,語無倫次。大家慢慢了解到,她把錢裝在自己每天帶的復習資料的袋子里,放在電動車的踏板上,經一路顛簸,什么時候顛掉的都不知道。
時間已經是11點半多,當警員詢問她為什么這時候才報警得知,姑娘怕丟了來之不易的工作,不僅不敢報告公司,甚至連家人都還沒有告知,自己已經沿著新田路、市府路貿易市場線路找了兩、三遍,整個人精神都要崩潰了,“我想,找不到了就以后打工還公司錢?!辈⒁辉傺肭蟠蠹摇安灰寙挝恢溃瑔挝恢篮笪揖团赂刹怀闪恕保蓺馕疵摰乃枷胱屧趫龅娜丝扌Σ坏?,教育她遇到困難第一時間選擇報警,要相信大家,“傻孩子,你什么時候才能掙到還上這么多錢呀?!”
通過身份、信息比對確認后,警員將錢物交還給小楊。拿到失而復得的巨款,小楊不停地感謝大家。這時候,她把頭緊緊地埋進郭西平懷里,才痛快地哭起來,“謝謝阿姨,謝謝阿姨!”郭西平輕輕地摟抱安慰姑娘,“錢沒丟就好。孩子不怕,你會慢慢長大?!?/p>
保潔8000平米責任區(qū)段
“只要到崗,就不停歇”
29日下午,筆者在老鞋帽市場外圍的新田路邊再次走訪正在路上保潔的郭西平。
筆者一眼望去,寬闊的區(qū)域很干凈,但遠遠地可以看見郭西平還在彎腰忙碌著,不論是筆者從百十米之外走近她的時候,還是在跟她一路采訪的半個多小時里,郭西平都一刻也沒有歇息。她是在清理樹坑里的樹葉。
今年45歲的郭西平,是侯馬市新田鄉(xiāng)秦村五組村民,有兩個兒子,還有4個70多歲的老人需要贍養(yǎng),家里負擔重。為了供養(yǎng)老人和孩子上學,郭西平丈夫在外一天到晚給別人跑貨車,自己在家照顧一家老小。三年前,她干起保潔工作,每天凌晨不到五點鐘就摸黑出門掃大街,上午普掃兩個小時,中午到飯店去打鐘點工,下午1—6點再換班上路保潔。
29日,天氣干冷,最低溫度達到0℃。筆者執(zhí)筆的手漸漸有些麻木,路上的行人也是個個裹得嚴嚴實實,但郭西平看上去臉雖通紅,卻表現得不怎么有冷感。“不冷。我外面穿的是棉襖厚,里面只穿一件秋衣,還熱得不行。凌晨再冷,都是穿秋衣掃街,還是一身汗?!?/p>
郭西平介紹,自己和另外兩個環(huán)衛(wèi)工負責本段責任區(qū),輪班清掃和保潔,總共有8000平方米,“既然是保潔,就要保證責任區(qū)每時每刻都干凈整潔。”幾百米的保潔路段,她一天要走若干遍,看到哪里有一張紙片,就趕緊過去撿起來,沿路五、六十個樹坑,每個樹坑都掏得干干凈凈。
從事環(huán)衛(wèi)工作三年來,因第一年新人不評獎,郭西平已經連續(xù)兩年被評為先進個人,在2014年侯馬市開展的“尋找身邊好人”活動中,她被評為“侯馬好人”。(李培華)
責任編輯:張茜